吴壁耀
,
邵兰英
,
张建民
,
张保华
,
刘安华
,
蒋子铎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由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炭黑和KCl水溶液组成的分散体系中,炭黑粒子表面Zeta电位的变化.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1227)在普通炭黑和聚合物接枝改性炭黑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聚丙烯酸接枝改性炭黑粒子的表面Zeta电位远低于未接枝改性的;但用聚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炭黑粒子的表面Zeta电位无明显变化.与普通炭黑比较,表面活性剂在改性炭黑表面的平衡吸附值有较大变化,从而使该类粒子的表面Zeta电位值发生变化.
关键词:
炭黑
,
null
,
null
冯汉文
,
李建雄
,
付文
,
刘安华
涂料工业
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合成环氧丙烯酸酯,再与正硅酸乙酯反应,合成硅氧烷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以FT- IR分析合成产物的结构和UV-湿气固化过程;研究UV-湿气双重固化硅氧烷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涂膜的性能.以正硅酸乙酯封闭环氧丙烯酸酯的羟基,使环氧丙烯酸酯的黏度降低82%;经紫外-湿气双重固化,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涂层的摆杆硬度、耐磨性、水接触角均比未改性样品大幅提升,起始热失质量温度比未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高约63℃.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酯
,
硅氧烷改性
,
紫外-湿气双重固化
,
黏度
,
力学性能
刘安华
,
龚克成
,
刘长生
,
吴壁耀
,
蒋子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乙酰丙酮铜(Cu(acac)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炭黑(CB)的表面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引发剂、单体、炭黑和温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证了炭黑表面的接枝反应,利用电镜表征了接枝炭黑的形态.表面接枝后的炭黑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改善.
关键词:
炭黑
,
丙烯酰胺
,
接枝聚合
,
乙酰丙酮铜
刘玲
,
陈剑铭
,
丁绍楠
,
李风萍
,
姚艳波
,
刘安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增刊(Ⅱ).007
系统研究了含钴聚碳硅烷交联丝的氧含量对所成含钴碳化硅(Co-SiC)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交联丝Co-PCS-air, Co-PCS-O2的氧含量较高,陶瓷产率较高,所成纤维的SiCxOy相含量较高、β-SiC和CoSi晶粒的增长速度较快,晶粒的尺寸较大,达到最大力学性能的烧结温度较低,电阻率也较低。该纤维电阻率在100~103Ω?cm之间可调,且具有一定的磁性,有望用作吸波纤维。
关键词:
聚碳硅烷
,
氧含量
,
含钴SiC纤维
,
电磁性能
刘安华
,
龚克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混沌学的角度,讨论了高分子材料的粘弹行为。首先讨论了非晶高分子分子运动的混沌性,其次以混沌学的观点重新认识了玻璃化转变和熔体破裂等主要粘弹性质,最后介绍了混沌应用与控制。
关键词:
高分子
,
粘弹性
,
混沌
王卫星
,
曾幸荣
,
刘安华
,
龚克成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6.03.005
以稻壳SiO2为原料,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为模板,制备了介孔SiO2(MSU-2)及其负载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研究了载体类型、ZrO2的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SO2-4/ZrO2的负载量在10wt%以上时,催化剂具有超强酸性;SO2-4/ZrO2负载量为20wt%时,催化剂(SO2-4/ZrO2/MS-60)具有最优的催化酯化反应活性.
关键词:
介孔SiO2
,
稻壳SiO2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SO2-4/ZrO2
,
乙酸丁酯
陈剑铭
,
夏文丽
,
姚艳波
,
刘玲
,
丁绍楠
,
刘安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4.015
令不同氧含量的聚碳硅烷氧化交联丝在高纯氨气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而在高纯氮气下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氧氮烷并最终形成氧含量不同的硅氧氮(Si-O-N)陶瓷纤维。XRD、EP-MA和 TEM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元素在硅氮氧纤维中均匀分布,随着交联丝 O 含量增加,Si-O-N 陶瓷纤维的 O 含量随之增加,力学性能下降,而陶瓷产率则先升后降。高氧时纤维陶瓷产率下降是因为在高温热解时发生了相分解。XRD 和 TEM结果表明,氧含量不同的陶瓷纤维经1500℃高温处理后,均仍为无定型。氧可能对氮化硅的结晶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聚碳硅烷
,
先驱体转化法
,
氮化热解法
,
氧含量
,
硅氧氮纤维
夏文丽
,
陈剑铭
,
舒欣
,
姚艳波
,
刘安华
,
董炎明
功能材料
系统地研究了在氢化剂量固定情况下,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同步氢化/热缩聚法所制得的中间相沥青(MP)性质的影响,并制得了可纺MP。研究表明反应时间同为4h时,MP的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偏光结果显示,低温产物为中间相小球和各向同性基质的混合物,高温产物为连续中间相。反应温度同为410℃时,MP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经历了从中间相小球到小球发生融并,最后形成了马赛克织构的中间相。纺丝性能测试表明,反应温度为410或420℃,反应4h制得的中间相沥青,可以熔融纺丝,经氧化和碳化后制得两组碳纤维。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
热缩聚
,
氢化
,
碳纤维
舒欣
,
姚艳波
,
夏文丽
,
刘安华
,
董炎明
功能材料
通过同步氢化/热缩聚反应,制得中间相沥青(MP);重点研究了四氢萘(THN)用量对MP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THN增加,MP的软化点(SP)随之降低,H/C随之提高,不溶分随之减少;偏振光显微镜研究表明THN用量少于8%时,MP的形貌为分布不均的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两种沥青的混合物;而随着THN的增加,各向异性沥青逐渐趋于以中间相小球形态,并且较为均匀地分布到各向同性沥青基质之中。MP经保温处理后,纺丝性能得到改善,最终制得横截面呈无规结构的沥青基碳纤维。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
氢化
,
热缩聚
,
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