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
,
曾俊辉
,
张东
,
杜纪富
,
杨淑勤
,
任丁
,
刘宁
,
黄宁康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1.004
为了提高放射性废物包装用的不锈钢材料的阻氚性能, 采用离子束混合技术在不锈钢表面沉积低Z材料的SiC-C涂层, 对50%SiC-C涂层进行不同条件的加热处理以及随后进行的剂量为1×1018/cm2H+的注入,研究涂层微观结构的变化,该研究为涂层的实际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混合沉积在不锈钢基体上的50%SiC-C涂层经加热处理后会发生涂层元素的扩散迁移. 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发生颗粒凝聚晶化现象; 氢离子注入会产生非晶化效应,同时导致涂层元素Si向表面及界面的增强迁移.
关键词:
SiC-C涂层
,
离子注入
,
表面形貌
,
Si深度分布
时东霞
,
刘宁
,
杨海强
,
高聚宁
,
江月山
,
庞世瑾
,
吴旭彪
,
纪箴
材料研究学报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的表面结构以及经过电化学腐蚀、拉伸试验和高温处理后的表面变化.未处理的纤维表面由沿纤维轴向排列的宽度不等的带状细纤维组成.随着放大倍数增加,表面显得粗糙,细纤维上分布着许多小晶粒.另外,还发现了构成炭纤维的细纤维呈螺旋结构环绕,沿轴向伸长.经电化学腐蚀后,纤维内部仍存在螺旋结构经过拉伸的炭纤维,在其临近断裂的区域里,观察到了扩展的孔洞及周围不均匀区.
关键词:
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
,
null
,
null
,
null
许育东
,
刘宁
,
石敏
,
晁晟
,
张宝华
,
刘雪敏
,
刘斌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5.009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及其刀具的高速切削性能,研究了纳米增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特征和热冲击性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组织中陶瓷相呈现典型的芯-壳结构特征;芯为TiC或Ti(C,N),而壳则为(Ti,Mo,W)(C,N)固溶体.纳米增强金属陶瓷机制为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热冲击实验表明:随着热循环的进行,材料中孔洞的数量、孔洞的尺寸以及微裂纹的尺寸随之增大;同时,热循环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氧化、裂纹长大、偏转以及桥接现象也很显著.与常规Ti(C,N)金属陶瓷相比,纳米增强金属陶瓷的抗热冲击性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纳米增强金属陶瓷
,
组织
,
热冲击性能
,
孔洞
梁丹丹
,
刘宁
,
刘慧
,
凌浪生
,
张蕾
,
张昌锦
,
张裕恒
低温物理学报
近年来,烧绿石铱化物在凝聚态物理方面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是人们意识到铱化物在实现新型拓扑态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Ca2+和Mn4+离子掺杂对Bi2Ir2O7的晶格结构,电输运以及磁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Ca2+,Mn4+掺杂增强了体系的反铁磁性,并使电阻率发生了金属绝缘体转变.
关键词:
Bi2Ir2O7
,
金属绝缘体转变
,
掺杂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欧少通
,
梁新慈
,
邓家瑜
,
戴子才
,
朱梦怡
,
刘宁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炭气凝胶微球,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凝胶时间的影响。利用所得产品吸附氯化钯溶液,探讨炭气凝胶微球对P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合成条件可以实现对合成过程的有效控制,炭气凝胶微球对Pd2+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率最高可达99.2%。
关键词:
炭气凝胶微球
,
合成
,
吸附
,
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