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
,
倪有金
,
季晨曦
,
崔阳
,
陈瑾
,
包春林
钢铁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等对J55边部裂纹进行了观察,并对边部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连铸坯表面的角横裂纹是热轧板卷边部裂纹产生的主要根源,连铸坯角部过冷导致奥氏体晶界细小的A1N、Nb(N,C)析出,加剧了连铸坯对裂纹的敏感性,连铸坯经过轧制后,连铸坯表面的角横裂纹扩展成为热轧板卷的边部裂纹。
关键词:
含铌钢
,
热轧板卷
,
边部裂纹
,
角横裂
季晨曦
,
朱国森
,
张颖华
,
干明
,
刘国梁
,
王畅
连铸
针对迁钢板坯内弧单边角横裂纹成因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对浇注过程板坯两侧角部温度进行测量,并对比了不同厂家二冷喷嘴在相同条件下的通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在同一管路上的不同厂家的二冷喷嘴通水量差别较大,这些喷嘴在扇形段的混合使用是引起板坯两侧角部温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板坯温度高的一侧进入第三脆性区,导致了内弧角横裂纹发生.将二冷喷嘴全部更换为同一厂家的产品后,板坯单边角横裂纹得到解决.
关键词:
板坯
,
单边内弧角横裂
,
二冷喷嘴
倪有金
,
张颖华
,
李中华
,
卢春生
,
亢小敏
,
刘国梁
连铸
针对迁钢板坯角横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脆性区弯曲矫直和外应力较大是产生角裂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控制成分、保证铸机状态、二冷制度和锥度优化等相应的措施,使迁钢板坯的角裂发生率极大降低.
关键词:
板坯
,
角横裂
,
高温塑性
,
二冷水
,
影响因素
孙伟
,
王静松
,
刘国梁
,
曹立军
,
孙昊延
,
薛庆国
材料导报
采用冷却曲线热分析法研究了电容量、电压、频率及时间等脉冲参数对纯锌凝固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曲线热分析法得到的凝固温度可靠,且每组重复实验差异在0.5℃以内.随脉冲电容量、电压、频率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凝固温度均降低,当电容量为300μF、电压为200V、频率为3Hz、作用时间为60s时,由未脉冲处理的419.6℃下降到417℃,下降最明显,但当脉冲电容量、电压、频率和作用时间增加到一定值时,电脉冲作用效果均趋于平缓.另外,还从脉冲电场影响吉布斯自由能的角度对凝固温度下降的原因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关键词:
电脉冲
,
纯锌
,
凝固温度
刘国梁
,
季晨曦
,
倪有金
,
胡卫东
,
张颖华
,
包春林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4.018
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金相分析等对含硼钢板坯边部角横裂进行了观察,并对铸坯角横裂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板坯角部过冷导致奥氏体晶界细小的BN、AlN析出,加剧了连铸坯对裂纹的敏感性,微小裂纹首先在铸坯较高温度区沿振痕产生,然后微小的裂纹经过弯曲矫直扩展延长形成铸坯角横裂.还对SS400B的热塑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采用“强冷”预防铸坯角横裂的措施.
关键词:
含硼钢
,
角横裂
,
板坯
,
高温力学性能
,
析出相
刘国梁
,
姚江宏
,
许京军
,
王占国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1.020
多模量子点阵列的光致荧光(PL)光谱的温度依赖性研究对于实现高效的量子点光电器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速率方程模型模拟不同密度量子点阵列中的载流子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高密度量子点阵列中不同尺寸量子点族的PL强度表现不同的温度依赖关系;而低密度量子点阵列不同点族PL强度均随温度衰减.高密度量子点阵列中,载流子被热激发到浸润层后,部分地被大量子点再俘获,即在量子点族间转移;低密度量子点阵列中不同量子点族间的载流子转移受到限制.不同量子点族光致荧光强度比的最大值强烈地依赖于量子点的激活能差.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光致荧光
,
速率方程
,
多模量子点阵列
,
热激发
贾国治
,
姚江宏
,
刘国梁
,
柏天国
,
刘如彬
,
邢晓东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1.021
通过考虑不同因素对压应变和张应变量子阱激光器阈值电流和特征温度的影响,得到了俄歇复合和非俄歇复合对阈值电流起主要作用的转变温度Tc,小于Tc时,主要是非俄歇复合;大于Tc时,主要是俄歇复合,而且张应变量子阱激光器转变温度要比压应变量子阱激光器的转变温度要高;张应变量子阱激光器与压应变量子阱激光器相比,阈值电流更低,特征温度更高.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俄歇复合
,
应变量子阱
,
阈值电流密度
,
特征温度
张慧萍
,
张校雷
,
张洪霞
,
任毅
,
刘国梁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2.029
目的:研究切削参数对300 M超高强度钢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硬质合金刀具车削加工300 M超高强度钢,研究切削参数对表面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HXD-1000显微硬度检测仪、X-350 A型X射线应力测试系统、TR24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实验过程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以进给量f、切削速度v、刀尖圆弧半径rε、背吃刀量ap为变量建立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背吃刀量ap=0.2 mm,切削速度v为60~120 m/min,进给量f为0.1~0.25 mm/r时,300M钢经切削加工后,维氏硬度在467~550HV范围内变化。切削速度从60 m/min增大至200 m/min时,表面残余应力从压应力-59.13 MPa变为拉应力257.33 MPa,次表层残余应力的最大残余压应力从-147.46 MPa增大到-422.65 MPa,并且层深至50μm左右处,工件材料的加工变质层结束。结论表面硬度随着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越往里层,硬度越低,直至达到基体的硬度。影响表面粗糙度的最主要因素为进给量,其次是刀尖圆弧半径,再次为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小。建立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了试验验证,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
关键词:
300 M超高强钢
,
表面加工硬化
,
残余应力
,
硬度
,
表面粗糙度
,
预测模型
刘国梁
,
倪有金
,
马文俊
,
裴兴伟
,
张丽丽
,
海智莉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60097
主要介绍了迁钢板坯连铸高碳钢开发实践,结合迁钢工艺和装备特点叙述了高碳钢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控制要点.通过控制连铸拉速0.9~1.1 m/min,低过热度控制,合适性能的结晶器保护渣,二冷配水优化,高碳钢铸坯表面裂纹和角裂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对铸坯偏析进行了研究,采用较大压下量、合理二冷制度,获得了内部质量较好的铸坯.
关键词:
高碳钢
,
裂纹
,
偏析
,
皮下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