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水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薛文平 , 董晓 , 王少君 , , 张秀芳 , 李沅 , 孙衍宁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01.010

研究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反应介质体系的性质与特点,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原则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污水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这种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临界水 , 氧化 , 有机污水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杨锦宗 , 曹亚峰 , ,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 2.5∶ 1.8为引发体系,m(Span 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 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 mL/g.

关键词: 淀粉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 , 接枝共聚 , 反相乳液 , 非离子乳化剂

非离子乳化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作用

杨锦宗 , 曹亚峰 , , 马希晨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8.013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油包水型聚合乳液.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在淀粉上进行反相乳液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 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组成、用量及乳液形成方法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单一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混合物的乳化效果最好,当以m(Span20)∶m(OP4)=40∶60或m(Span20)∶m(OP10)=60∶40的复配物作为乳化剂,ω(乳化剂)=6%~7%,V(油)∶V(水)=1.2∶1,m(AM)∶m(AC)=4∶1,c((NH4)2S2O8)=2.4×10-4 mol/L,时间6 h,t=45 ℃,接枝率可达98%,产物的特性粘数可达1 010~1 020 mL/g.

关键词: 非离子乳化剂 , 淀粉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 , 接枝共聚 , 反相乳液

文哈贝壳螺旋微结构研究

陈斌 , 彭向和 , 孙士涛 , 季金苟 , 陈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文哈贝壳的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观察显示它是由无机霰石层和有机胶原蛋白组成的一种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无机霰石层平行于贝壳表面整齐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霰石层是由长而薄的霰石片所组成,不同霰石层中的霰石片具有不同的方向,构成螺旋等铺层形式.更仔细的观察显示每一霰石片又是由长而细的霰石纤维所组成,最细的霰石纤维具有纳米的尺度.根据在贝壳中观察到的螺旋结构,进行了螺旋结构和平行结构最大拔出力的比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螺旋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大于平行结构的最大拔出力,它使贝壳具有高的强韧性.研究结果对高性能仿生陶瓷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文哈贝壳 ,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螺旋微结构 , 最大拔出力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过程中-的频率阶跃现象

程晓斌 , 聂超群 , 陈静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对高速和低速单级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先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台压气机的旋转失速先都是由脉冲开始,随之出现频率逐渐阶跃的低频波,当阶跃频率到达失速频率时压气机进入失速。在高速实验台上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沿叶片通道方向由后向前延迟。

关键词: 小波分析 , 旋转失速先 , 压气机

基于前失速先检测机理的叶顶喷气扩稳实验研究

李继超 , 童志庭 , 林峰 , 聂超群

工程热物理学报

拓宽轴流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及探索其流动失稳控制途径一直是内部流动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前失速先检测机理入手,对前失速先与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进行了关联性研究,发现了前失速先与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认识这类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前失速先捕捉的失稳控制途径,并结合DSP控制器构建扩稳控制方案,在低速轴流压气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叶顶喷气扩稳控制措施后,简化了原来复杂的控制机构,并为控制措施的实施预留了反馈控制时间,与原来的定常喷气控制措施相比有变工况自适应的优势。

关键词: 前失速先 , 自相关分析 , 概率统计 , DSP , 叶顶喷气

公司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进展

赵稼祥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0.06.013

在美国第45届材料与加工工程促进学会年会与展览共有世界上著名的八家碳纤维公司展出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本文简要介绍日本东公司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的新发展。

关键词: 碳纤维 , 复合材料 , 公司

高碘酸钾氧化春红G催化光度法测定铱

侯能邦 , 李祖碧 , 李崇宁 , 王加林 , 曹秋娥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2.05.006

利用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春红G(P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硫酸介质和90℃加热15min的条件下,于500nm波长处,采用固定时间法测定春红G吸收值的降低.Ir(Ⅳ)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的速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81 ×10 mg/mL.对0.3μg/25mLIr(Ⅳ)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n=11).体系至少稳定3.5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反应对Ir(Ⅳ)和春红G均为一级反应,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66kJ/mol.用于冶金产品及岩矿中铱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

关键词: , 春红G , 高碘酸钾 , 催化光度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