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大直径钛棒材超声自动探伤系统研制

, 陈百锁 , 马小怀 , 张延生 , 赵喜明 , 郭永清 , 于润康 , 岳俊英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z1.216

针对大直径钛棒材手动接触法超声探伤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缺点,提出了水浸自动探伤方法,并阐述了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超声波探伤仪、探头、探伤工艺的选择以及机械传动设备的研制,建立起了φ(100-350)mm钛棒材超声自动探伤系统.

关键词: 超声探伤 , 钛棒材 , 水浸法 , 自动检验

用指纹元素散布分析研究古耀瓷胎的起源

赵维娟 , 李融武 , 郭敏 , 高正耀 , 李国霞 , 谢建忠 , 冯松林 , 范东宇 , 张颖 , 柴之芳 , 禚振西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3.015

选取耀窑瓷胎样品25个, 唐三彩的胎3个, 作坊匣钵料样品1个, 耀博物馆附近粘土矿样品4个.用中子活化分析测量样品中29种元素的含量, 从这29种元素中挑选出8种指纹元素, 将指纹元素的含量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 出自不同窑口的古耀瓷的胎, 有着长期稳定的、集中的原料产地.耀窑唐三彩的胎料产地和耀瓷胎的原料产地相同.

关键词: 古耀瓷胎 , 原料产地 , 中子活化分析 , 指纹元素 , 散布分析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实践

涂明跃 , 葛艾天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7.013

管道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的高压天然气管道.依据国际规范,开展了陕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阐述了外腐蚀直接评价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外腐蚀直接评价的工作过程及其在陕管道的应用,对外腐蚀直接评价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管道 , 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

首钢唐 KR 高效脱硫技术

赵长亮 , 田志红 , 陈虎 , 王飞 , 彭国仲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172

首钢唐采用 KR 进行100%全量铁水脱硫预处理,从生产布局上可以同时满足脱磷炉和脱碳炉的生产需要。为了实现 KR 的高效脱硫,对影响脱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脱硫剂中添加一定量的 CaF2可生成一定量的共熔晶体,提高了铁水中硫元素的传输和反应速率;铁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铝渣可以降低铁水中的氧活度,提高脱硫反应速度;铁水温度应控制在1300~1380℃之间,温度太高会在石灰颗粒表面形成较多的液相,造成石灰颗粒聚团,减少铁水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反应速率;良好的石灰质量和搅拌头形状也有利于 KR 脱硫。通过以上措施,铁水经过 KR 脱硫预处理后 w[S]≤0.002%比例达到98%以上,转炉终点平均硫质量分数为0.005%。

关键词: KR , 高效脱硫 , 影响因素

充填采矿法在辰矿业公司的应用及变革

陆颀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5.007

针对矿山具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采矿方法对矿山开采显得十分重要.分析了辰矿业公司所应用的充填采矿法的演变过程,对充填采矿法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重点突出了现有充填采矿法的形成过程,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 变革 , 湘西金矿

哈茨木霉CGMCC 2979生物转化栀子中的尼平苷制备尼平

董悦生 , 乐平 , 包永明 , 郝爱鱼 , 秦莹 , 温祖佳 , 修志龙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134-0

采用微生物直接转化药材的方法,将栀子中的尼平苷转化为尼平,无需糖苷酶和尼平苷的制备.在培养温度为30°C, pH 6.1以及栀子载量为80 g/L的条件下,48 h尼平苷的转化率为97.8%.转化后的尼平通过XAD-16N大孔树脂偶联硅胶层析的方法,制备得到纯度大于95%的尼平,收率为62.3%.在催化、转化机制研究中,从哈茨木霉CGMCC2979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分子量为74.4 kDa的尼平苷β-葡萄糖苷酶,该酶最优催化条件为50°C和pH 4.0-5.0.Km和Vmax分别为3.6 mmol/L和775μmol/ h/mg蛋白.本文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制备尼平的新方法.

关键词: 尼平苷 , 尼平 , 哈茨木霉 , 生物转化 , 尼平苷β-葡萄糖苷酶 , 纯化

自制添加物对吉窑黑釉的影响

李书琴 , 王晓军

硅酸盐通报

采用自制的添加物对吉窑黑釉进行焙烧研究,期望制得一种能在低温下快速烧成的釉料.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等仪器对黑釉焙烧前后进行了结构、成分及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800℃烧成时加人5wt%添加物能与原黑釉良好地结合,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制得的黑釉具有薄薄的、疏松的表面结构.

关键词: 添加物 , , 黑釉 , 表面结构

黔西南黄金矿山尾矿资源的再利用

熊守福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8.015

随着黄金生产的进程,黄金矿山排放的尾矿日益增多,堆积如山.我国把这些尾矿资源的开发与再利用作为黄金工业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之一.黔西南的黄金资源开发,随着时日的推移,高品位矿石已不多见,多数矿山开采的原矿品位均在1g/t左右,与早年排放尾矿中金的品位相当,因此人们将注意力开始转向往日丢弃的尾矿.对于这种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文中提出了一个操作简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黄金矿山尾矿 , 资源 , 再利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