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
,
李晖
,
刘亚平
,
孙岩
,
李倩倩
,
王登霞
,
谢可勇
材料导报
考察了特种氟硅橡胶在RP-3航空煤油介质环境中的老化行为,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不同老化时间点内试样的特征基团进行了表征.利用红外差谱法研究了老化过程中各官能团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特种氟硅橡胶耐RP-3航空煤油可能的老化机理:材料的老化初期,主要以物理老化为主,进入中后期则以化学老化为主.
关键词:
介质老化
,
特种氟硅橡胶
,
RP-3航空煤油
,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
物理老化
李倩倩
,
李晖
,
郑会保
,
王登霞
,
孙岩
,
刘亚平
,
易富庆
涂料工业
选取具备我国典型热带海洋气候条件的万宁试验站,进行丙烯酸聚氨酯涂层(BDC)2 a近海大气的自然老化试验,对其在近海地区的老化历程及老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BDC样品的湿热、盐雾、UVA的循环老化试验,对其老化历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万宁近海地区,BDC样品老化初期的光泽变化较明显,涂层以水解老化方式为主;老化中期涂层的失效大部分是由腐蚀介质Cl-的侵入而引起的;当老化1 a左右时,老化速度放缓,此时涂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光氧化作用;实验室加速循环试验谱湿热(168 h)-盐雾(168 h)-UVA(168 h)基本可以模拟涂层万宁近海地区1 a的变化,以色差为指标,模拟后关联度可达0.926,二者的XPS及FI-IR谱图也非常接近.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涂层
,
万宁近海老化试验
,
老化机理
,
加速循环试验
王荣华
,
李晖
,
李倩倩
,
孙岩
,
刘亚平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采用实验室烘箱加速老化,研究了硅橡胶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利用二分法和线性回归估计分析确定了硅橡胶老化寿命方程和阿累尼乌斯方程中相关参数的值.以拉伸强度保留率作为老化指标,建立了硅橡胶室温存储条件下的寿命预测方程,并以拉伸保留率下降到80%作为老化指标,推测出在95%的置信水平下,硅橡胶的存储寿命为26.46年.
关键词:
加速老化
,
硅橡胶
,
拉伸强度
,
回归分析
,
寿命预测
王登霞
,
李晖
,
刘亚平
,
孙岩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溴化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 GFRC )光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用SEM和XPS对GFRC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变化进行检测分析;FTIR和同步热分析用来研究树脂光老化过程中的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和高温分解情况。结果表明,加速光老化之后GFRC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保留率;加速光老化过程中GFRC表面的树脂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颜色变深,树脂脱落等老化现象;由于玻璃纤维的存在阻止了GFRC内部树脂基体的进一步老化。
关键词:
溴化环氧乙烯基酯
,
玻璃纤维
,
复合材料
,
光老化
,
力学性能
孙岩
,
王登霞
,
刘亚平
,
李晖
复合材料学报
选取我国典型气候条件下的万宁和拉萨这两个试验站,进行玻璃纤维/溴化环氧乙烯基酯3年的自然环境老化试验;同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玻璃纤维/溴化环氧乙烯基酯的湿热老化、热空气老化、光老化和高温浸水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测试老化后玻璃纤维/溴化环氧乙烯基酯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等力学性能,研究了玻璃纤维/溴化环氧乙烯基酯在自然和实验室环境下的老化规律.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自然环境老化试验与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压缩强度为性能指标时,试验室加速光老化试验与自然环境老化试验的相关性最大,关联度达到了0.75左右.计算得到了加速光老化对拉萨和万宁自然老化的加速因子(AF)和加速转换因子(ASF),两地的ASF最终分别稳定在5.28和7.25.
关键词:
溴化环氧乙烯基酯
,
自然老化
,
加速老化
,
相关性
,
加速因子
刘亚平
,
牛荻涛
,
王家滨
硅酸盐通报
采用快速冻融法,比较同配合比喷射混凝土与模筑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后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研究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分析钢纤维的掺入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冻后喷射混凝土微观结构的演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150次,喷射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为0.819,而模筑混凝土已进入破坏状态,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优于模筑混凝土;冻融循环200次,钢纤维喷射混凝土(SFRS)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较普通喷射混凝土减小60%,说明钢纤维的掺入能够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
钢纤维
,
冻融循环
,
耐久性
王家滨
,
牛荻涛
,
刘亚平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6.020
为系统研究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采用快冻法,对普通喷射混凝土及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进行快速冻融实验,并与同配合比模筑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模筑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差异;而后对冻融循环后试件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分析其性能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且模筑混凝土性能衰减程度远大于喷射混凝土。而此时试件内部微气孔相互连通继而发展成为微裂缝,凝胶体在冻胀压力及过冷水渗透压作用下结构酥松且部分流失,进一步加剧试件性能劣化速度;钢纤维的加入可显著改善喷射混凝土内部微观孔结构,提高其抗冻性能。同时,对冻融循环50,100,150及200次后试件进行轴心抗压强度实验,分析冻融损伤对试件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随着冻融损伤的加剧,试件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力减小,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增大,应力-应变曲线趋于扁平。经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时,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增大,说明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延性及韧性。
关键词:
隧道工程
,
喷射混凝土
,
钢纤维
,
抗冻性
,
应力-应变曲线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