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陈小华
,
刘云泉
,
易斌
,
颜海梅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混酸纯化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羧基等基团,利用明胶使碳纳米管分散在硫酸铜溶液中,和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还原得到内嵌碳纳米管的氧化亚铜复合颗粒,再利用氢气将其还原成为内嵌碳纳米管的铜复合颗粒,通过SEM和TEM观察复合颗粒的形貌,用XRD分析了复合颗粒的物相.结果表明:制备的内嵌碳纳米管的铜复合颗粒粒径在几百纳米到几微米之间,每个颗粒表面均匀分布毛刺状的碳纳米管;纯化后的碳纳米管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分散性有所改善,使复合颗粒的纯净度及碳纳米管在铜颗粒内的分散均匀性较好.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氧化亚铜
,
铜复合颗粒
龙慧
,
陈小华
,
易斌
,
曾斌
,
曾雄
,
刘云泉
材料保护
采用脉冲电镀法通过改变平均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制备了Ni-P合金镀层,利用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螺旋测微仪测试了镀层的沉积速度,并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测量考察了镀层的耐蚀性能,以获得最佳的脉冲电镀参数。结果表明:平均电流密度为3A/dm^2、脉宽ton为2ms时,镀层沉积速率较好;占空比为1:5时镀层表面晶粒细化效果较好,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Ni-P合金镀层
,
脉冲电镀
,
占空比
,
平均电流密度
,
表面形貌
,
耐蚀性能
刘云泉
,
陈小华
,
张科
,
易斌
,
王伟
,
周灵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993
通过对碳纳米管的混酸处理和氨水处理, 在不使用乳化剂的情况下,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形状较为规则的碳纳米管球,比较了四种不同油相以及酸处理时间、水相中碳纳米管含量和搅拌蒸发温度对微球形成和形态的影响, 并对碳纳米管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蓖麻油作为油相, 使用酸化处理1.5h后的碳纳米管在85℃下能制备出(2~20)μm的碳纳米管微球. 此外, 随着碳纳米管在氨水的含量从0.27wt%增加到0.55wt%, 制备出的微球越大, 表面越紧密.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reverse microemulsion
,
microspheres
彭坤
,
唐元洪
,
胡爱平
,
李德意
,
刘云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利用非等温方法研究了Fe15Hf7B4Cu1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晶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并利用修正的Kissinger方程计算了晶化动力学参数.第一个晶化过程是±-Fe的形成过程,其激活能为299±10kJ/tool,Avrami指数为1.3,是以预先形核的核心为基础的三维扩散控制生长方式为主;第二个晶化过程为残余非晶中Fe3B的形成过程,其激活能为423±12kJ/mol,Avrami指数为3.1,是以形核率逐渐减小的界面控制生长方式为主.
关键词:
非等温方法
,
晶化动力学
,
预先形核
,
激活能
刘云泉
,
陈小华
,
张科
,
易斌
,
王伟
,
周灵平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993
通过对碳纳米管的混酸处理和氨水处理,在不使用乳化剂的情况下,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形状较为规则的碳纳米管球,比较了四种不同油相以及酸处理时间、水相中碳纳米管含量和搅拌蒸发温度对微球形成和形态的影响,并对碳纳米管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蓖麻油作为油相,使用酸化处理1.5h后的碳纳米管在85℃下能制备出(2~20)μm的碳纳米管微球. 此外,随着碳纳米管在氨水的含量从0.27wt%增加到0.55wt%,制备出的微球越大,表面越紧密.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反相微乳液法
,
微球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云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云雷达.对其中大部分仪器取得的三个月云底高度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台激光云高仪测量结果比较一致;两部红外测云仪在测量低云时一致性稍差;云雷达与激光云高仪测量的最低层云底高度数据一致性较差,但与红外测云仪的测量结果匹配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云底高
,
激光云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云雷达
孙宗席
,
刘桂阁
,
李己华
,
吴继承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204
为迅速查明双泉金矿区清水—苏吉泉断裂带中矿脉分布特征、矿化富集地段及矿区构造带的分布特征,扩大远景规模,在矿区开展了约4 km2的激电法勘探工作。通过对矿区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的测量,在双泉金矿区成功圈定了1条含矿破碎带PSD3,并在破碎带内发现了2条含金矿脉,为在丘陵和戈壁滩干旱区寻找金矿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实践证明,只要科学选择物探方法,合理确定技术参数,改善接地条件,运用激电法在戈壁滩干旱区,进行勘查“低阻高极化”矿体,能取得很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
双泉金矿区
,
激电法
,
视电阻率
,
视极化率
,
新疆
许世伟
,
王建英
,
郑升
,
郑春丽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513
对泉山金矿氰化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超声波强化硫脲浸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尾矿经焙烧后硫脲浸出,金的最高浸出率比未焙烧时提高了45.12%;尾矿焙烧后再经超声波强化硫脲浸出,金的最高浸出率进一步提高了9.6%,达到77.5%,且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提高了浸金效率.
关键词:
金氰化尾矿
,
焙烧
,
超声波
,
硫脲
,
金浸出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