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92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猪肉中121种兽药

郭海霞 , 肖桂英 , 张禧庆 , 王明林 , 李立 , , 高洪良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9016

建立了 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同时检测猪肉中β-激动剂类、氯霉素类、阿维菌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头孢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聚醚类等10余类121种兽药的分析方法。样品经 Na2 EDTA-McIlvaine缓冲溶液( pH=4)和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盐析,上清液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的 QuEChERS净化剂净化。使用电喷雾离子( ESI)源,在多反应监测( MRM)扫描模式下检测。5种兽药采用内标法定量,其余116种兽药采用外标法定量。121种兽药在0.02~4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定量限( S/N=10)为0.05~10μg/kg。LOQ加标水平下,121种兽药中8种兽药的回收率为41.7%~59.6%,相对标准偏差为1.7%~13.5%;10种兽药的回收率为122.6%~163.2%,相对标准偏差为0.6%~14.8%;其余103种兽药的回收率为60.3%~118.3%,相对标准偏差为0.4%~16.7%。该方法可对性质差别大的多类别兽药同时进行分析,在节约成本和保证检测周期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关键词: QuEChERS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分组净化 , 兽药 , 猪肉

弯成拱的力学分析

秦旭 , 陈智勇 , 楼永平

钢铁

以彩色薄板为原料,用弯成型法生产拱型建筑型材(简称弯成拱)是弯型钢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此项新技术在国内外应用越来越广,但迄今关于弯成拱的力能参数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重点研究与弯成拱过程有关的力能参数及弯成拱原理.以实际和理论为基础,建立弯成拱的力学模型.从该力学模型出发推导出弯成拱过程中立辊及锥辊的弯成型力、弯成型功及弯成型功率的一般公式.

关键词: 弯成拱 , 力能参数 , 研究

镦钢盘条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孙维 , 汪开忠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5.02.005

分析了镦钢盘条镦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措施实施后镦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镦钢 , 盘条 , 裂纹

原子束或超原子束的产生及其应用

邓联忠 , 印建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1.001

综述了原子束或超原子束产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及其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建立在激光冷却(多普勒、亚多普勒和亚反冲冷却机制)和磁光阱技术基础上的原子束或超原子束产生方案,并简单介绍了原子束或超原子束在基础物理问题研究和原子光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原子束 , 原子束 , 磁光阱 , 原子激光

吸附制冷中的蓄研究

卢允庄 , 王如竹 , 姜周曙 , 吴静怡 , 许煜雄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一台余热驱动的带有水蓄器的单吸附器吸附空调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了系统的吸附制冷过程和水蓄器的作用与影响,并对该吸附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式蓄这种无能量损失的蓄方式的放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比较了蓄式系统和双吸附器连续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 吸附制冷 , , 余热

板坯连铸二制度优化

陈永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3.03.006

应用二区铸坯表面温度测定和连铸坏硫印、低倍检验等方法,分析评价了攀钢板坏连铸现行二制度对铸坏内部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优公完善了连铸二配水制度.结果表明,采用增大二次冷却强度、增加二段后铸坯冷却能力的配水制度对减轻铸坯中心偏析、扩大铸坯等轴晶率、提高铸坯内部质量有明显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连铸二制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板坯连铸 , 制度 , 中心偏析 , 等轴晶率

喷涂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

李文亚 , 余敏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5.027

鉴于目前喷涂新技术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简述了喷涂技术的潜在应用类型及应用领域,包括保护涂层、功能涂层、喷涂成型、零件修复等方面,重点探讨了目前喷涂研究领域两个重要研究方向--喷涂粒子结合机理和喷涂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情况,并结合实际研究经验和当前的研究报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喷涂 , 应用 , 粒子结合机理 , 金属基复合材料

喷涂临界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卜恒勇 , 卢晨

材料保护

综述了喷涂过程中粒子速度和临界速度的模拟计算及实际测定的方法,分析了喷涂中影响临界速度的因素,指出合理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粒子和基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喷管几何结构、优化涂层制备工艺参数以提高涂层性能将是喷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 喷涂 , 临界速度 , 粒子速度 , 影响因素

CuNiCoBe合金变形时效特性

陈健 , 梁欢 , 刘雪飘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浇铸CuNiCoBe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硬度计、电导仪,研究固溶、变形和时效处理工艺对CuNiCoB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NiCoBe合金较为合适的固溶温度为960℃;时效前变形有利于加快时效进程、缩短时效时间;变形量越大,合金时效后的室温硬度越高,达到时效硬化峰值的时间越短,峰值后硬度下降的幅度越大;总体说来,预冷变形亦有利于提高合金时效后的电导率,提高幅度平均约为10%.经960℃保温1.5 h固溶处理+60%变形+490℃保温2.5 h时效处理后的CuNiCoBe合金的硬度可达377 HV30,比未变形时提高了124%.

关键词: CuNiCoBe合金 , 变形 , 时效 , 硬度 , 电导率

相变蓄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莫冬传 , 吕树申 , 何振辉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某间歇剧烈放热的设备,设计了一套某带相变蓄换热器的泵驱两相环路热控系统,并对相变蓄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经过比较,拟采用石蜡与膨胀石墨的混合物为相变材料(PCM),在大大提高材料热导率时,又可保持较大的相变潜热.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应尽量避免PCM的融化距离过深,同时应优先减小外管壁与PCM间的接触热阻.相变蓄换热器的最优管间距与蓄时间、冷凝传热系数和接触表面传热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相变蓄器的最优管间距选为30 mm.通过动态模拟,可以得到相变蓄热换热器内不同时间的温度分布,确认所设计的相变蓄换热器可以满足要求,并为储液器的设计提供了相变蓄热换热器内不同时间的空泡率.

关键词: 换热器 , 相变材料 , 高热流密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9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