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明伟
,
冯有前
,
王崴
,
李培林
,
马军林
表面技术
粗糙表面的数字模拟是工件接触性能研究的前提与基础.针对现有粗糙表面模拟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三维高斯粗糙表面数字化模拟方法.根据设定的自相关函数矩阵构造求解转换矩阵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改进的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求解,根据得到的转换矩阵对随机矩阵进行变换,得到三维高斯粗糙表面的高度分布.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模拟了各向同性、异性两种高斯粗糙表面,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粗糙表面自相关函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粗糙表面
,
数字模拟
,
自相关函数
,
非线性共轭梯度法
炊明伟
,
冯有前
,
王崴
,
李正朝
,
徐晓东
表面技术
针对高斯滤波、小波滤波等方法在三维表面形貌分析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三维表面形貌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先通过非下采样Contourlet分解变换,将三维表面形貌分解成不同尺度的子带;然后根据滤波截止波长,确定表面形貌不同成分所属的分解子带层数;最后通过非下采样Contourlet重构变换,重构表面形貌的不同成分.针对实际测量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三维表面形貌
,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
表面评定
炊明伟
,
冯有前
,
王崴
,
李正朝
,
徐晓东
表面技术
为保证三维表面形貌评定的准确性,消除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脉冲噪声和基准偏斜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中值滤波和最小二乘法的三维表面形貌评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中值滤波去除表面形貌测量中产生的脉冲噪声,采用最小二乘法提取基准偏斜面,表面形貌去除脉冲噪声和测量基准偏斜面后得到评定表面形貌,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斯滤波法提取粗糙度表面,并计算表面形貌典型评定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评定表面形貌的典型评定参数可更加准确地评定三维表面形貌.
关键词:
改进中值滤波
,
最小二乘法
,
三维表面形貌
,
表面评定
赵锐霞
,
尹亮
,
潘玲英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4.014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MPa、模量≥25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MPa、模量为2.31、2.38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MPa、模量≥2.0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 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
冯卡门锥段
,
成型技术
张卫军
,
陈海耿
,
吴雪琦
,
王维妍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加热炉各段炉温决策时相互关联的特点,研发了一种带有前馈修正的炉温智能模糊控制器,它将加热炉钢温在线预示模型在各控制点的输出与钢温离线优化模型给出的钢温设定的偏差作为主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同时将加热炉前段控制点的钢温信号作为主控制器的修正信息,对主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输出进行决策修正。前馈信号的引入使炉温控制具有超前决策功能,提高了智能程度。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对炉子的动态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关键词:
加热炉;模糊控制器;炉温决策;数学模型
张卫军
,
陈海耿
,
吴雪琦
,
王维妍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加热炉各段炉温决策时相互关联的特点,研发了一种带有前馈修正的炉温智能模糊控制器,它将加热炉钢温在线预示模型在各控制点的输出与钢温离线优化模型给出的钢温设定的偏差作为主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同时将加热炉前段控制点的钢温信号作为主控制器的修正信息,对主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输出进行决策修正.前馈信号的引入使炉温控制具有超前决策功能,提高了智能程度.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对炉子的动态过程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关键词:
加热炉
,
模糊控制器
,
炉温决策
,
数学模型
张静
,
陈佳达
,
冯杰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3.047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肿瘤靶向及电荷翻转功能的聚氨基酸前体药物.首先通过抗癌药物阿霉素(DOX)上的氨基引发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酸酐(Z-Lys-NCA)开环聚合得到端基为阿霉素的聚赖氨酸(DOX-PLL),然后在DOX-PLL末端修饰叶酸靶向配体使其具有肿瘤靶向的功能,最后将聚合物侧链上的氨基通过2,3-二甲基马来酸酐功能化得到具有电荷翻转功能的聚氨基酸前体药物(DOX-PLL(DMA)-FA).该前体药物在水相中通过自组装形成胶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表征其粒径.通过检测不同pH值条件下的胶束的表面电势发现,该前药在弱酸条件下具有电荷翻转的能力.另外,体外释药研究表明,在木瓜蛋白酶的作用下,该前药具有较高的药物释放效率.
关键词:
肿瘤靶向
,
聚赖氨酸
,
前药胶束
,
电荷翻转
,
自组装
M.Bystrzejewski
,
M.Szala
,
W.Kiciński
,
W.Kaszuwara
,
M.H.Rummeli
,
T.Gemming
,
A.Huczko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9)60017-2
介绍了一项由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碳包覆磁纳米粒子的系统研究.采用还原剂NaN3和三种不同氧化剂-聚四氟乙烯、六氯乙烷和六氯苯,实施了SHS制备.研究了金属前躯体(Fe(CO)5或K3)对产物的得率、反应热、形貌、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铁前躯体和C2Cl6氧化剂反应体系可获得磁性最佳、得率最高的产物.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
,
燃烧合成
,
磁纳米粒子
,
碳纳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