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源超
,
杨道媛
,
冯晓聪
,
马旻晓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4.010
为了提高泡沫陶瓷浆料的稳定性,进而制备出高孔隙率的泡沫陶瓷,采用没食子酸正丙脂(PG)修饰α-Al2 O3微粉颗粒,使其具有部分疏水性,采用发泡-冷冻干燥法制备了Al2 O3多孔陶瓷材料,主要研究了PG加入量(w,0.1%~2.0%)、料浆固含量(w,49.0%~61.9%)和烧成温度(1300~1500℃)对Al2O3多孔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没食子酸正丙脂(PG)作修饰剂,对α-Al2 O3微粉颗粒稳定气泡有良好的作用;当PG加入量为1.5%(w),固含量为58%(w),烧成温度为1500℃时,制备的Al2 O3多孔陶瓷材料的显气孔率为72%,体积密度为0.59 g·cm-3,耐压强度为12.5 MPa。
关键词:
没食子酸正丙酯(PG)
,
氧化铝多孔陶瓷
,
冷冻干燥
王婷
,
杨道媛
,
袁斐
,
冯晓聪
,
屈源超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3.06.004
以原料配比(w):硅粉39.4%、金属铝粉12.7%、氧化铝粉47.9%为基础配方进行配料,分别经1 300、1 350、1 400、1 450、1 500℃保温3h或5h氮化反应制备β-SiAlON材料.研究了Fe2O3烧结助剂、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制备β-SiAlON材料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w)的Fe2O3,提高煅烧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都有助于烧结的进行.添加2%(w)的Fe2 O3作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中于1 500℃下保温5h烧成试样的耐压强度达到85.44 MPa,体积密度达到2.92 g·cm-3,以β-SiAlON为主晶相,晶粒发育良好,呈棱柱状,直径大约1μm,长度大约2 μm,且分布比较均匀.
关键词:
β-SiAlON
,
Fe2O3烧结助剂
,
烧结温度
,
保温时间
杨道媛
,
袁斐
,
柳少山
,
王婷
,
屈源超
,
冯晓聪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3.05.005
为选择合适的砂型厚度,提高铸件成品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了33#锆刚玉熔体的冷却过程,分析了SiO2砂型厚度(分别为30、40、50 mm)对冷却过程中铸件传导热通量分布和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SiO2砂型热导率小,不利于铸件表面的快速冷却;铸件中心截面上角部热通量大,冷却速度大,中心附近区域热通量小,冷却速度小.2)砂型厚度增加,铸件的最大热通量减小,冷却速度减小,而最大热通量的面积增大,有利于减小不同部位冷却速度差别;但厚度继续增加不能显著改善冷却速度不均现象,反而导致砂型工段成本增加和劳动强度显著增大,因此砂型厚度以40 mm为宜.
关键词:
熔铸锆刚玉材料
,
凝固过程模拟
,
砂型厚度
,
传导热通量
王婷
,
杨道媛
,
袁斐
,
屈源超
,
冯晓聪
材料导报
以Al2O3粉、Al粉和Si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氮化反应制备β-Sialon材料.研究了TiO2烧结助剂、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制备β-Sialon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O2作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中于1500℃保温5h后烧成的试样耐压强度达到76.94 MPa、体积密度达到2.86 g/cm3;试样以β-Sialon为主晶相,晶粒发育较好,呈棱柱状,直径约为1 μm,长度约为2 μm,且分布比较均匀,提高了材料的强度.
关键词:
β-Sialon
,
烧结助剂
,
耐压强度
,
烧结温度
,
保温时间
赵锐霞
,
尹亮
,
潘玲英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4.014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MPa、模量≥25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MPa、模量为2.31、2.38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MPa、模量≥2.0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 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
冯卡门锥段
,
成型技术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李聪
,
周邦新
腐蚀学报(英文)
Zr-4合金氧化(<100nm)的电镜研究李聪,周邦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及材料实验室,成都610005)发表于《核动力工程》,1994;15(3).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腐蚀科技论文讲评会优秀奖李聪,男,I%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现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核材料研究.Zr-4合金氧化(<100nm)的电镜研究@李聪,周邦新$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及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