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旭
,
王军
,
程小全
,
汪源龙
复合材料学报
通过建立的全桨叶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穿孔损伤的大小和方向对桨叶振动特性的影响.以桨叶根部z=50mm处矩形剖面和中部z=835 mm处翼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前缘、翼盒和后缘模拟不同口径的穿孔损伤,得到振动特性与穿孔损伤大小的关系,并通过改变前缘的穿孔损伤方向,得到振动特性与穿孔损伤方向的关系.结果表明,穿孔损伤一般不会引起各阶振动模态的改变,但会使各阶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随着损伤口径的增大,各阶振动频率都降低.损伤发生在前缘和后缘,摆振频率降低最多,发生在翼盒,扭转频率降低最多.穿孔方向对各阶振动频率的影响不仅与损伤的位置和结构有关,还与损伤剖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对于根部矩形削面,穿孔方向与剖面弦向夹角为75°和105°对摆振频率影响最大,对于中部翼型剖面,夹角接近0°(180°)对摆振频率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桨叶
,
穿孔损伤
,
振动特性
,
有限元
王军
,
冯国旭
,
程小全
,
汪源龙
复合材料学报
以某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为参考,在几乎没有对结构进行简化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完整的有限元模型.在桨叶展向和弦向的不同位置模拟穿孔损伤,与无损伤桨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损伤位置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得到振动特性与穿孔损伤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穿孔损伤一般不会引起各阶振动模态的改变,但会使各阶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对各阶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既与损伤发生的位置有关,也与主承力结构的损伤程度有关.桨叶根部损伤对各阶振动频率都有较大影响,前缘和后缘损伤对摆振频率影响最大,翼盒损伤对扭转频率影响最大;大梁和后缘条的损伤面积越大对摆振频率的影响越大,抗扭盒形件、加强梁和大梁内抗扭层等承扭结构的损伤面积越大对扭转频率影响越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桨叶
,
穿孔损伤
,
振动特性
,
有限元
肖万峰
,
李光明
,
黄瀚霄
,
马东
,
张智林
,
曲扎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005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主要矿体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海相复理石建造中,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近矿围岩蚀变较弱,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以及黏土矿物为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岩性及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硫化物标志、化探异常及古采矿遗迹标志等,并认为区域上存在找到商旭式金矿床的可能。
关键词:
商旭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控矿因素
,
矿床成因
,
找矿标志
,
藏北
刘军梅
,
王海林
电镀与涂饰
分别在电流密度2 A/dm2和20 A/dm2下,考察了美国杜邦的N117CS型离子交换膜、国产科润的Nepem-417型离子交换膜以及日本旭硝子的HSF型氢离子选择透过膜电解溶锡时的电流效率、锡利用率以及离子交换膜对 Sn2+的阻隔率。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2 A/dm2时,3种离子交换膜电解溶锡的电流效率、锡利用率以及三者对 Sn2+的阻隔率均相差不大;但电流密度为20 A/dm2、且保证Sn2+质量浓度为(28±2) g/L时,旭硝子HSF 型离子交换膜的各项性能都比另外两种离子交换膜理想,电流效率84.16%,锡利用率94.82%,对Sn2+的阻隔率96.24%。因此镀锡板生产中电解溶锡时宜选用HSF型离子交换膜。
关键词:
镀锡
,
溶锡
,
电解
,
离子交换膜
,
阻隔率
,
电流效率
,
锡利用率
桂南
,
樊建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离散颗粒单元法对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及其与固定埋管受热面的相互作用进行颗粒直接数值模拟,其中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Tsuji等提出的软球碰撞模型处理,而流场的计算采用大涡模拟,其亚网格应力为Smagorinsky涡黏性模型,流动工况为两维鼓泡流化床.磨损量的估计是基于祝京旭等人的埋管磨损试验研究的结论,并结合本文数值模拟的结果,揭示了流化床埋管磨损量及其分布的若干规律.
关键词:
流化床
,
埋管磨损量
,
离散单元法
,
大涡模拟
杨晓宾
,
王筠松
,
郭耘
,
郭杨龙
,
王丽
,
詹望成
,
卢冠忠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70108
La,Ce是丰度最高的稀土元素,主要用于催化和抛光材料.研究了从稀土盐到含F的La-C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过程,以及La/Ce比例、氟化过程、干燥过程及焙烧温度等对制备的含氟镧铈复合氧化物结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F 90℃氟化2h,经喷雾干燥,采用分段焙烧技术,最终经850℃焙烧后可制备出颗粒分布均匀、团聚少、呈椭球形的含F的La-Ce铈复合氧化物.制备的样品用于旭硝子玻璃的研磨抛光,测得切削率0.115 mm/20 min,样品合格率约为90%.
关键词:
含F的La-Ce复合氧化物
,
制备
,
喷雾干燥
,
形貌
,
抛光性能
张统忠
,
佘雪峰
,
薛庆国
,
王广
,
王静松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178
国内某钢厂一座高炉现阶段喷煤量为160 kg左右,对其使用晨旭煤做喷吹煤时和正赫煤做喷吹煤时的2个阶段的高炉除尘灰(重力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进行了研究。高炉的重力灰和布袋灰的粒度组成和分布表明:重力灰中粒径主要集中在10~110μm,小于110μm颗粒占96%左右,大于74μm,小于297μm的颗粒约占60%;布袋灰的粒度分布图大致集中在3~30μm,小于20μm颗粒占到80%以上。通过岩相显微分析得到了重力灰和布袋灰中的各显微组分的面积分数,并根据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和焦粉的消耗程度,结合化学分析和岩相显微分析结果计算,得到了该高炉喷吹不同煤种时除尘灰中未燃煤粉所占的百分比。最后,初步得出喷吹不同煤种对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煤粉质量分数的影响,即与晨旭煤相比,正赫煤的反应性和燃烧性都较好,喷吹期间,炉尘中产生的未燃煤粉较少,煤粉利用率较高。同时也表明,实验室热重法测得的燃烧性和反应性可以作为评价煤粉最终利用率的2个重要参数,为钢厂实际生产中的喷煤评价和煤种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除尘灰
,
粒度分布
,
未燃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