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冷却工艺对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组织的影响

, 邱春林 , 赵德文 , 高秀华 , 杜林秀

中国冶金

采用弛豫控制析出+加速冷却(RPC+ACC)和超快速冷却+加速冷却(UFC+ACC)2种不同冷却工艺试制低裂纹敏感性钢板,结合显微硬度、SEM及TEM技术分析了冷却工艺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PC+ACC工艺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比UFC+ACC工艺高170MPa和65MPa,而且维持了相同的冲击韧性.获得含有大量位错胞的板条贝氏体组织,且不同尺寸的板条贝氏体被亚结构或位错墙分割,出现相互交错排列是RPC+ACC冷却工艺提高强度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 , 冷却工艺 , 板条贝氏体 , MA组元

微量硼对热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邱春林 , 赵德文 , 姜艳菲 , 高秀华 , 杜林秀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相同轧制工艺试制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对比分析了微量硼元素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硼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比无硼钢分别要高150和105MPa,但冲击韧性明显低于无硼钢.显微组织分析可知,硼的偏聚机制使组织中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奥氏体晶界,并获得具有较大有效晶粒尺寸的板条贝氏体束,同时在贝氏体板条晶界上分布着一类长棒状含硼的碳化物析出相,这些因素均降低了含硼钢的冲击韧性.

关键词: , 低焊接裂纹 , 敏感性钢 , 析出相 , 显微组织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 邱春林 , 赵德文 , 高秀华 , 杜林秀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优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的力学性能,对其热轧态钢板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回火实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回火显微组织的演变特征,并结合相应的力学性能检测手段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下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550℃回火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热轧态强度分别提高了115和30 MPa,平均冲击功提高了30 J.此回火温度下的组织维持了热轧态的晶界强化和位错强化效果,同时,弥散细小析出相分布在位错线上产生的析出强化效果成为提高回火强度的重要原因.650℃回火后组织中出现新相马氏体沿原始奥氏体晶界和退化板条贝氏体晶界断续分布,导致冲击韧性明显下降.

关键词: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 , 回火组织 , 板条贝氏体 , 位错

超低碳微合金X100管线钢CO2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常智渊 , 霍孝新 , 邱春林 , , 宫润燕 , 徐椿森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164

采用CO2焊接方法焊接X100管线钢,分析了不同焊接工艺下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特征。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处的冲击吸收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焊缝组织均以针状铁素体(AF)为主。焊接热输入为1.17 kJ/mm时,粗晶区的显微组织主要是贝氏体铁素体(BF),强韧匹配性最为优异;当热输入增加至1.91 kJ/mm时,粗晶区的组织除了BF外,还出现了粒状贝氏体(GB),强韧水平明显降低。综合考虑,可将1.17 kJ/mm作为X100管线钢CO2焊接时的最佳热输入。

关键词: 管线钢 , 焊缝 , 贝氏体铁素体 , 冲击韧性 , 热输入

轧制工艺对含铌J55石油套管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邱春林 , 高秀华 , 赵德文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两类四种轧制工艺制备了合铌J55石油套管钢,分析了不同轧制工艺对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精轧开轧工艺制备钢的显微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QF)+珠光体(P)+少量粒状贝氏体(GB),其强度和韧性均可达到GB/T 19830-2005规定值;低温精轧开轧工艺制备钢的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AF)+GB+QF,其强度和韧性均有明显提高,改善了钢的力学性能;其夹杂物主要为硫化物和高熔点氧化物,可通过控制夹杂物的含量来提高钢的韧性.

关键词: J55石油套管钢 , 轧制工艺 , 冲击韧性 ,

微钒Cr-B系NM400耐磨钢的热处理工艺

赵月强 , , 李灿明 , 赵德文

钢铁

采用在Cr-B系中添加微量钒的低成本设计思路来确定NM400耐磨钢的合金成分,详细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NM400耐磨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适合工业生产的热处理工艺制度.通过光学显微镜、SEM和TEM观察,分析了经不同温度回火后马氏体组织精细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经900~930℃淬火、250℃保温90 min回火后得到均匀细小的回火板条马氏体组织;TEM分析表明,回火板条马氏体的宽度在0.1~0.2μm,板条内分布细小均匀的碳化物析出粒子(主要是10~20 nm碳氮化钒),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微钒 , Cr-B系 , NM400 , 耐磨钢 , 热处理

X100管线钢的热轧显微组织分析

周平 , , 邱春林 , 霍孝新 , 高秀华 , 刘相华

钢铁

通过热轧试验,利用扫描电镜,TEM观察和EBSD技术等分析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以GB+AF组织为主,AF组织呈典型的长条针状;以块状形式转变的准多边形铁素体为主,内部含有大量位错,高位错密度形成位错胞,位错线上分布着细小的析出相,具有高强度和良好冲击韧性;大角度晶界占整个分析区域内晶界的88%,大角度晶界主要分布在30°~60°,对冲击韧性非常有利.

关键词: X100 , 管线钢 , 针状铁素体 , 控轧控冷

低碳贝氏体钢焊接热影响区中不同亚区的组织特征与韧性

, 邱春林 , 赵德文 , 李灿明 , 高秀华 , 杜林秀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089

根据焊接热影响区中不同亚区的热循环特征对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了焊接热模拟实验.采用示波器载荷冲击试验机检测焊接热模拟试样的冲击韧性,结合OM,SEM,TEM以及EBSD技术对模拟显微组织的观察,分析了不同亚区的显微组织特征与冲击韧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冷却时间ts/5=30 s时,各亚区的裂纹形核功相差并不太大,其值在40-70 J之间.细晶区(FGHAZ)具有良好的止裂能力,裂纹扩展功高达122 J;而部分相变区(ICHAZ)和粗晶区(CGHAZ)的裂纹扩展功较小,分别为51.8和17 J.随t8/5的延长,各亚区的裂纹形核功和扩展功均下降,其中CGHAZ的裂纹形核功和FGHAZ的裂纹扩展功的下降最为显著.不同冷却速率下,M-A组元尺寸和形态的变化是影响裂纹形核功的重要因素.对于裂纹扩展功来说,高冷却速率下,具有高密度大角晶界的FGHAZ具有良好的抗裂纹迅速扩展的能力,但当冷却速率降低,由于原始奥氏体晶粒长大而使裂纹扩展功下降.ICHAZ有效晶粒尺寸不均匀,并随冷却速率的降低,晶粒尺寸明显增大,裂纹扩展功下降.而在CGHAZ中原始奥氏体晶粒显著粗化,大角晶界密度的下降导致裂纹扩展功降低;随冷却速率的降低,原始奥氏体晶粒内的取向变得更为单一,裂纹扩展功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 焊接热影响区 , 冲击吸收功 , M-A组元 , 大角晶界

底高度的激光高仪、红外测云仪以及雷达观测比对分析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雷达.对其中大部分仪器取得的三个月底高度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台激光高仪测量结果比较一致;两部红外测云仪在测量低云时一致性稍差;雷达与激光高仪测量的最低层云底高度数据一致性较差,但与红外测云仪的测量结果匹配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底高 , 激光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雷达

镍镀层的脆性问题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总结了镍镀层脆性的一般规律,给出了用以判断镍镀层脆性的简单方法,讨论了分别由内应力、异种阳离子引入及有机杂质夹杂所引起的脆性问题.强调了正确采用并补加添加剂的重要性,分析了对镀液盲目进行大处理的不良后果,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杂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镍镀层 , 脆性 , 内应力 , 光亮剂 , 杂质 , 活性炭 , 吸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