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莲花
,
光岛重德
,
石原顕光
,
松泽幸一
,
太田健一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97-5
采用改良的B(o)nnemann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炭载Pt-Ir-SnO2催化剂.电化学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新型电催化剂Pt-Iro.07-SnO2/C可有效断裂乙醇中C-C键,促进乙醇在低电位下完全氧化,其CO2生成量为Pt/C催化剂的2倍.另外,该三元催化剂显著增强乙醇的氧化反应,在室温下其电流密度为Pt/C的3倍.
关键词:
铂
,
铱
,
二氧化锡
,
碳
,
负载型催化剂
,
乙醇
,
电氧化
,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武会宾
,
唐荻
,
蔡庆伍
,
焦多田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模拟方法并结合彩色金相和EBSD技术,分析了在线重加热速率对X80管线钢组织中M/A岛的含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重加热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够有效延迟位错回复、增大碳原子扩散速率,促进残留奥氏体中碳的富集,有利于晶内细小M/A岛的形成。重加热速率由20℃/s升高到50℃/s的过程中,M/A岛的百分含量基本呈现单调上升趋势,其分布位置也开始由晶界为主转变为晶内、晶界同时存在,当重加热速率高于50℃/s后,M/A岛的百分含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又以晶界分布为主,重加热速率为50℃/s时,M/A岛的含量达到峰值,呈现晶内、晶界同时分布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
重加热
,
X80管线钢
,
M/A岛
王立丰
,
季红兵
,
田维敏
中国稀土学报
分析了中国江西省龙南县足洞乡重稀土矿区及非矿区稀土元素富集植物芒萁体内稀土元素的精细定位及光抑制对芒萁光合特性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芒萁的根部和叶片中,矿区芒萁叶片中的重稀土含量显著高于非矿区芒萁叶片.电镜观察表明,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外,细胞质中只含有微量稀土元素.与非矿区芒萁叶片相比,重稀土矿区芒萁叶片中的色素含量显著降低,但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高.正常光照条件下,矿区芒萁光系统Ⅱ(PS Ⅱ)的光化学特性比非矿区芒萁略有提高.光抑制实验表明,400μmol photons·-2·s-2的光照强度对矿区芒萁光化学活性影响很小而非矿区芒萁光化学活性显著下降.综上所述,矿区芒萁富集重稀土元素的机制是:(1)通过产生的稀土结合多糖、蛋白等物质将稀土元素固定在细胞壁外;(2)通过改变叶片内部的叶黄素循环色素含量避免高光强对光系统的伤害作用.
关键词:
重稀土元素
,
芒萁
,
光合特性
,
光抑制
,
精细定位
罗亮
,
伊福廷
,
张菊芳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1.042
氯化铯纳米岛光刻技术是一种分子自组装光刻技术,该技术利用氯化铯在一定湿度下的自组装特性来形成具有一定尺寸和分布的原始氯化铯纳米岛结构,通过调整工艺条件可以适度控制氯化铯岛结构的尺寸和覆盖率.氯化铯岛结构的尺寸和覆盖率主要取决于氯化铯薄膜厚度、显影时间和相对湿度,其中膜厚的影响最大.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薄膜越厚覆盖率越高,而显影时间越长覆盖率则可能越低.在厚度、相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显影时间较短时,岛结构以小直径为主,随着时间增加,该结构直径分布变得均匀,并且以大直径为主,两者都大致符合高斯分布.
关键词:
纳米岛
,
自组装技术
,
NEMS
,
纳米加工技术
梁思超
,
张晓东
,
康顺
,
褚瑛琼
,
王吉远
,
范忠瑶
,
赵永锋
工程热物理学报
目前很大一部分风电场都处于复杂地形中,处于山后的背风区域具有大分离的流动特征.为把DES方法应用到复杂地形模拟中去,采用带有壁面函数的DES方法对具有几乎垂直的悬崖地貌特征的Bolund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了不同密度的网格.计算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在山后的大分离区,当网格大小为山高的5%时,可以获得很好的计算结果.在模拟大分离流动时,DES较RANS模拟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
数值模拟
,
DES
,
微观选址
,
Bolund
杨磊
,
刘洋
,
郑永磊
,
高攀
,
范志新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3.0288
介绍了贝纳德效应,胆甾相液晶织构等概念,实验制备出胆甾相液晶平面态样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温度场致织构变化,观察到液晶盒在清亮点温度附近出现特殊花纹图案,类似于贝纳德效应或者是温度场致方格栅效应.实验现象说明了温度场使液晶分子产生对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双折射干涉,指向矢分布有周期性变化,形成了微观的贝纳德花纹.实验现象对于胆甾相液晶基础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胆甾相液晶
,
平面织构
,
方格栅效应
,
贝纳德效应
,
偏光显微镜
龙华丽
,
胡诗婧
,
徐艳
,
覃攀
,
尚书勇
,
印永祥
,
戴晓雁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10406
将等离子体还原法和常规焙烧还原法制备的Ni基催化剂用于制备太阳能催化活性吸收体,在氙灯模拟的太阳光聚光反应系统中,考察了其催化CH4-CO2重整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还原法制备的Ni/MgO-A12O3催化活性吸收体的低温活性最高,在光辐照平均能流密度为61 kW/m2,空速36 dm3/(g·h),CH4和CO2的转化率分别为72.7%和54.5%,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达到42.8%.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还原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Ni的分散性最好,平均粒径为5nm,明显小于常规催化剂.另外,助剂MgO的加入增强了载体碱性,同时降低了CH4深度裂解产生积炭的可能性.
关键词:
等离子体
,
甲烷
,
二氧化碳
,
重整
,
光辐照
,
镍基催化剂
,
氧化镁
,
氧化铝
杨立军
,
杜小泽
,
杨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揭示环境风作用下空冷岛冷却空气流量和热风回流率的变化规律对于空冷岛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6×1000 MW直接空冷电站为例,对环境风影响下的空冷岛冷却空气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CFD模拟,获得了不同风速、风向下冷却空气的流场和温度场,计算得到了空冷岛的迎面风速以及热风回流率.结果表明:环境风速越高,空冷岛迎面风速越小;回流率则先随环境风速增加而增加,后随风速增加而降低.当空冷岛位于锅炉房等建筑物下游时,迎面风速最小,热风回流率最高.
关键词:
空冷凝汽器
,
迎面风速
,
回流率
,
风速风向
,
流动传热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