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春
,
陆三明
,
谢巧勤
,
储国正
,
熊亚平
中国稀土学报
研究了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及金矿床矿石和蚀变岩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矿田内3种代表性的岩浆岩稀土元素含量及Eu异常特征相似,轻重稀土元素比值有规律地变化,反映其具有相同的来源,是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浆的形成机制为分离结晶作用.金矿床矿石和蚀变岩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呈右倾斜型式,与矿区岩浆岩基本一致;稀土元素含量界于岩浆岩和围岩大理岩之间,显示成矿流体对岩浆岩的淋滤迁移和对围岩灰岩的叠加改造,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矿石Eu异常特征表明成矿热液为地壳浅部低压下岩浆分异的还原性富Cl-的流体;从成矿早期矽卡岩化到晚期块状硫化物矿石的形成,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和Eu异常特征均显示岩浆热液演化的特征.
关键词:
稀土元素
,
地球化学
,
岩浆岩
,
金矿床
,
狮子山矿田
,
铜陵
朱林林
,
张兴祥
,
王学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在聚丙烯腈-偏氯乙烯(PAN/VDC)共聚物中添加10-40wt%的正十八烷微胶囊制备储热调温膜.研究表明,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PCMs)能够很好地分散在共聚物膜中,正十八烷微胶囊含量为40wt%时,储热调温膜的储热量在30J/g左右,热焓效率约为56%.含30wt%MicroPCMs的膜较参比试样的最大温差可达4.6℃.在正十八烷微胶囊添加量不超过30wt%时,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在2.2MPa以上,断裂伸长在1~2.5%.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一偏氯乙烯
,
相变材料微胶囊
,
储热调温
,
膜
余飞
,
陈中华
,
曾幸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相变物质正十二醇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储热密度的相变储热微胶囊,使用DSC、SEM和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种类、乳化搅拌速度、正十二醇投料质量分数对微胶囊相变潜热及相变材料包封效率有重要影响.当采用SMA和OP-10复配(质量比4:1)为乳化剂,乳化搅拌速度为4500 r/min,正十二醇投料质量分数为69%时,可制备出相变温度为24℃.相变潜热为167 J/g,平均粒径为30/μm左右的表面光滑的球状微胶囊,正十二醇包封效率高达97.5%.
关键词:
微胶囊
,
正十二醇
,
相变材料
,
储热
,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杨常光
,
兰孝征
,
纪祥娟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10.019
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己二胺(H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 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己二胺按质量比为1.5∶ 0.8进行反应. 空心微胶囊的直径约为0.2 μm,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直径为2~6 μm. 红外光谱分析证明, 囊壁聚脲是由TDI及HDA 2种单体形成. 正二十烷包裹效率为65%~80%. 微胶囊的熔点接近囊芯正二十烷的熔点,而其储热量在壁材固定时随囊芯的量而变.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囊芯正二十烷、含正二十烷的微胶囊以及壁材聚脲,能够耐受的温度分别约为130、165及250 ℃.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正二十烷
,
微胶囊
,
界面缩聚
王崇云
,
王维
,
冯利利
,
李国玲
,
田文怀
,
李星国
复合材料学报
为了克服三水合醋酸钠(CH3COONa· 3H2O)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存在的相分离现象,提高其热循环性能,采用简单的共混法将正二十烷(nEicosane)、多孔材料膨胀石墨(EG)与CH3COONa· 3H2O复合制备了三元相变体系(nEicosane EG/ CH3COONa· 3H2O),利用XRD、SEM、DSC等方法研究了复合相变体系的结构和储热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正二十烷的包覆作用和EG的孔限域作用,可使nEicosane EG/CH3COONa· 3H2O的热循环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三水合醋酸钠
,
正二十烷
,
膨胀石墨
,
热循环性能
陈培海
,
张焕芝
,
孙立贤
,
曹忠
,
徐芬
,
陈娇
,
吴涛
材料导报
以正十八烷为相变材料,凹凸棒土为支撑基体,通过真空浸渍法将相变材料有效地吸附固定于凹凸棒土的孔道结构中,制备出结构稳定、热性能稳定的新型正十八烷/凹凸棒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由凹凸棒土N2吸附试验和SEM图片可以发现凹凸棒土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从而能有效吸附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对制备的新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进行DSC测试,并进一步对其进行20次DSC冷热循环测试,样品的相变温度及相变潜热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相变蓄热特性和热循环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凹凸棒土
,
正十八烷
,
相变储能材料
,
热性能
杨斌清
,
张贤平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617
稀土是发展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资源,由于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资源优势正逐步丧失,如何保护稀土矿种资源、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学术界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利用储采比关系式对主要稀土生产国以及中国主要稀土矿种的储采比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关系预测模型,对我国主要稀土矿种的储采比进行了预测,到2020年,中国稀土资源总体储采比为233.44,其中混合型稀土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氟碳铈矿的储采比分别为535.01,37.11和109.78.该研究可作为选择稀土储备矿种的参考.
关键词:
储采比
,
稀土储备
,
矿种选择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正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正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正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正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正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膜
周素芹
,
程晓春
,
居学海
,
朱小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密度高的绿色能源,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储存技术是氢能利用的关键.储氢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也是氢的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本文综述了目前已采用或正在研究的储氢材料,如金属(合金)储氢、碳基储氢、有机液体储氢、络合物储氢、硼烷氨储氢等材料,比较了各种储氢材料的优缺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储氢材料
,
金属(合金)储氢
,
碳基储氢
,
有机液体储氢
,
络合物储氢
,
硼烷氨
,
MOFs
,
综述
朱军
,
王娜
,
杨文浩
,
苗广礼
,
刘漫博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5.025
稀土储氢合金具有容量高、可大功率充放电、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是镍氢电池负极的主要材料.近年来,我国在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与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此领域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实验研究成果,分别对影响稀土储氢合金性能的制备工艺、组成成分、颗粒度、热处理工艺及表面处理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稀土储氢合金的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应积极开发新工艺、加快技术革新,从优化合金成分、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等方面着手加强研究.
关键词:
稀土储氢合金
,
电化学性能
,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