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广东石寨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床控矿条件与成因分析

, 南争路 , 冼源宏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905

南岭成矿带粤北地区广泛发育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易形成富含W、Sn、Pb、Zn等有色金属矿产。石寨银铅锌矿床是一个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研究其控矿条件,分析其成因旨在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为该类与矽卡岩有关的找矿工作提供借鉴。从岩浆岩、构造、围岩等控矿条件入手,分析其成因,最终认为燕山四期中酸性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浆演化充分,分异程度高、矿化富集好;成矿流体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发生渗透、扩散交代作用,在接触带构造外带形成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型矿床。

关键词: 控矿条件 , 矽卡岩型矿床 , 石寨银铅锌矿床 , 广东省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用化材料和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刘宇艳 , 孟秋影 , 谭惠丰 , 杜星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18

化技术和化材料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一项合材料;热塑性(和轻度交联热固性)复合材料;铝/聚合物层合板.本文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典型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化体系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该化技术相应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 , 化材料 , 化技术

渚文化玉器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考古学意义

程军 , 杨学明 , 杨晓勇 , 王昌燧 , 王巨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1

本文利用ICP-MS对新石器时代渚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的古玉器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并与产于新疆和阗玉石矿的软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瑶山古玉器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特征比值均明显不同于和阗玉,说明渚文化玉器的玉石应选自当地,这与李约瑟[1]教授认为中国古玉器都源于新疆和阗的论点不同.

关键词: 渚玉器 , ICP-MS , 稀土元素(REE) , 产地分析

里叶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殷德京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4.021

提出了自里叶孤子概念.对自里叶孤子信号及自里叶高斯信号在光纤中的演变和传输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输入自里叶高斯信号,将演变成一类非自里叶孤子;三阶色散效应会影响由自里叶高斯信号所演变的孤子的震荡传输幅度,且引起孤子时域延迟、频谱不对称.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 里叶信号 , 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 , 孤子分裂 , 三阶色散

滤波器带宽对里叶剪切干涉法精度的影响

毕振波 , 范承玉 , 黄印博 , 王英俭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3.008

研究了基于横向剪切干涉仪的里叶剪切干涉方法,对频域中条纹频谱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在不同强度的湍流效应下,几种滤波器带宽(a=5、6、9、11)对波前复原精度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为了提高里叶剪切干涉法的复原精度,滤波器的带宽应该随着湍流效应的逐渐增强而适当地变窄.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带宽 , 傅里叶变换 , 湍流效应

基于里叶级数的缠绕复合材料刚度预测方法

李俭 , 温卫东 , 崔海涛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里叶级数有关理论,根据缠绕复合材料内部细观结构的特点,建立了缠绕复合材料刚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将缠绕复合材料特征单元的刚度作为一个刚度场,利用二维里叶级数展开得到描述该刚度场的函数.算例的结果表明,本文中所建立的模型可以预测缠绕复合材料整体刚度特性,同时通过里叶级数各阶展开项的叠加可以反映材料内部细观结构对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缠绕 , 复合材料 , 刚度 , 预测模型 , 里叶级数

外源稀土在黄土中形态分布和生态效应研究

荆国芳 , 钱晓晴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2.02.011

模拟土壤施用稀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各组份吸附稀土的能力为:无定形FexOy、紧结有机物>松结有机物>MnOx>晶形FexOy>永久负电荷;进入黄土的外源轻稀土,主要累积于紧结有机态(29.90~49.72%)、无定形氧化铁吸附态(26.81~46.76%),而累积于松结有机态的轻稀土受外源稀土的加入量影响较小(24.93~28.72%).当外源稀土用量在0.684~2.735mg/kg*季时,大豆地上部稀土无明显增加,而用量达13.674mg/kg时,地上部明显增加.黄土外源稀土的最佳用量为0.684mg/kg,此时,大豆增产43.82±15.08%、油菜增产17.92±9.07%.

关键词: 稀土 , 形态 , 生态效应

磁控溅射成膜温度对纯铝薄膜小丘生长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率的影响

刘晓伟 , 郭会斌 , 李梁梁 , 郭总杰 , 郝昭慧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4.0548

纯铝薄膜被广泛用作TFT LCD的金属电极,但纯铝薄膜在热工艺中容易产生小丘,对TFT的阵列工艺的率有较大影响.本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纯铝薄膜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通过电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应力测试等方法对不同温度下沉积的纯铝薄膜的小丘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纯铝成膜温度提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退火后产生小丘的密度和尺寸明显降低,温度应力曲线中屈服点温度也相应提高.量产中适当提高成膜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小丘的发生,提高TFT阵列工艺的量产率.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阵列工艺 , 磁控溅射 , 纯铝薄膜 , 小丘 , 量产

里叶光孤子的相互作用特性

殷德京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2.06.014

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一阶自里叶光孤子信号在光纤传输中的相互作用特性,证明了算法内部不存在理论误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一阶自里叶孤子对中的相互作用表现不同于一阶标准孤子对,它类似于二阶或准二阶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两孤子经历一段周期性的相互吸引后,出现强烈的相互排斥.2)孤子相互作用特性不足以用孤子的阶去区分或分类,在同一阶的孤子中,不同的脉宽对孤子的相互作用有显著不同的影响.3)微弱的三阶色散效应有利于抑制一阶自里叶孤子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 里叶孤子 , 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 , 相互作用 , 三阶色散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吴国民 , 殷雅俊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5.003

验证已建立的刚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塑性细观损伤本构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上述本构理论的数值计算结果与SiC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本构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拉伸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已建立的塑性细观损伤本构模型可用于数值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延展性、空洞和颗粒体积分数演化规律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 细观损伤 , 塑性本构理论 , 空洞演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