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博文
,
毕文超
,
阮一平
,
陈忠仁
,
侯琳熙
材料导报
通过优化条件的酸性水解法合成了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S),用红外光谱(FT-IR)及1H核磁共振(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条件能够缩短OVS合成时间.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丁苯橡胶(OVS/SBR)吸油材料.热重分析(TG)发现OVS/SBR相对于SBR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镜(SEM)图像发现OVS/SBR断面具有多孔结构,FT-IR分析发现OVS在SBR中以笼型结构存在.实验探究了交联剂OVS、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制孔剂聚乙二醇(PEG)和反应时间对材料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VS 0.8%、BPO 1.0%、PEG 16 g/10 g SBR、75℃反应6h时,材料对二甲苯吸收倍率有最大值38.0 g/g.OVS/SBR材料油水共存环境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
关键词:
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
,
交联
,
丁苯橡胶
,
吸油材料
吴大珍
,
刘胜伟
,
夏济婷
,
侯琳熙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0.015
报道了一种简单合成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的方法,即以反相乳液的水滴作为形成中空结构的软模板,通过界面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磁滞回线测量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和研究.XRD、SAE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由SiO2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MPs)组成.SEM和TEM观察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中空结构,且SiO2壳层具有多孔特性.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超顺磁性和磁响应性.通过对比实验,提出SiO2界面异相成核的中空磁性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反相乳液
,
中空Fe3O4/SiO2磁性微胶囊
,
界面异相成核
干宁
,
侯琳熙
,
王鲁雁
,
李天华
,
徐伟民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7.03.009
采用电化学和荧光方法研究了Pt(Ⅱ) 水合物与甲胎蛋白(AFP)相互作用的机理,发现它们具有较强的相互结合能力.文中对Pt(Ⅱ)- AFP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信号强度与AFP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Pt(Ⅱ)浓度范围内,AFP浓度与其荧光峰电流强度成正比.本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对AFP的检出限为10.2ng/mL.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干扰影响,并对实际血清样品中的AFP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电化学
,
荧光
,
甲胎蛋白
,
Pt(Ⅱ)
徐清
,
刘羡春
,
侯琳熙
,
肖通虎
功能材料
利用2-对甲苯基吡啶(ptpy)、对乙烯基苯甲酸(VBA)和三水合氯化铱(IrCl_3·H_2O)配位,得到了铱配合物单体Ir(ptpy)_2(VBA),再将其与乙烯基咔唑共聚制得了一种含铱配合物的新型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和~1H NMR谱等对Ir(ptpy)-2(VBA)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色谱仪(GPC)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8230.此外还研究了Ir(ptpy)_2(VBA)和聚合物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在固态时,主体咔唑基团向客体铱配合物基团有着较为有效的能量转移.聚合物在501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是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关键词:
铱
,
磷光材料
,
聚合物
,
合成
张祥洲
,
刘胜伟
,
侯琳熙
材料导报
以异丁胺基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Aminopropyllsobutyl POSS,POSS-NH2)作为插层剂对累托石(Rectorite,REC)进行有机化处理,并应用于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体系,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POSS-NH2自组装改性累托石/三元乙丙橡胶(POSS-REC/EPDM)复合材料.考察了POSS-REC在橡胶体系中的剥离行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热学性能.结果表明:POSS-REC添加量较低时形成较均一的插层-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POSS-REC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最佳,与纯EP-DM橡胶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245.5%,断裂伸长率提高113.3%,热分解温度提高7.7℃.
关键词:
POSS改性累托石
,
橡胶
,
剥离行为
,
力学性能
,
热学性能
侯长军
,
刘琛
,
霍丹群
,
法焕宝
,
杨眉
,
向芸颉
,
宋坤
,
陈泳池
,
卢中明
功能材料
在水/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利用自组装方法,使5,10,15,20-四苯基卟琳铟(InTPP)分子聚集成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最优制备温度为50℃.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铟卟啉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可获得粒径为100~200nm的棒状铟卟啉纳米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铟卟啉单体与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差别:在紫外-可见光谱中,铟卟啉纳米分散体系的Soret带吸收峰从原来的423nm分别红移到433和453nm,吸光值明显减小,峰形呈劈裂状且明显变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铟卟啉的光学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铟卟啉单体和纳米溶液体系对低浓度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铟卟啉纳米溶液体系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单体.
关键词:
铟卟啉
,
纳米材料
,
检测
,
甲基膦酸二甲酯
,
光学性能
张西明
,
刘立
,
张新发
,
石道涵
,
陈东喜
,
张浩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4.05.015
对侯8-11井发生腐蚀开裂的套管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结构及残余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油井套管腐蚀开裂是由外向内发展的,其主要原因是腐蚀介质中的Cl-、HCO-3和H2S及表面残余应力共同作用引起的应力腐蚀.
关键词:
套管
,
腐蚀开裂
,
裂纹
,
应力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