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人木
,
刘国权
,
吴文东
,
李娜
,
余慧
钢铁研究学报
基于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研究和约束条件下碳准平衡热力学(CCE)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优化设计了以铝(1.79%,质量分数,下同)替硅的Q-P-T(Quenching-Partitioning-Tempering)试验钢的热处理工艺,测试了钢的力学性能。采用OM、SEM、TEM和XRD对试验钢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当抗拉强度为1 260MPa时,总伸长率可达到18%,同时发现,试验钢初始淬火板条马氏体的回火转变是影响试验钢力学性能及随碳分配-回火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其具有回火马氏体性能变化的特征。
关键词:
Q-P-T钢
,
以铝替硅
,
工艺设计
,
力学性能
李娜
,
刘国权
,
康人木
,
杨云
,
余慧
材料热处理学报
设计和研究了一种新型高铝(1.8%Al)淬火-碳分配-回火(Q-P-T)高强钢.基于JMatPro 6.0软件和约束条件碳平衡热力学(Constrained Carbon Equilibrium,CCE)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制定了该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盐浴热处理和力学性能实验,并通过SEM和TEM对实验钢的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Q-P-T实验钢的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一定数量的富碳残留奥氏体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组成,其中马氏体和弥散的碳化物主要提供强化,残留奥氏体则主要起到提高塑性的作用.实验钢经Q-P-T处理后获得了高抗拉强度(1260 MPa)和塑性(18%)的良好匹配且其热处理工艺容易控制,验证了高铝钢采用Q-P-T热处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铝Q-P-T钢
,
高强度低合金钢
,
热处理工艺
,
强韧化
,
残留奥氏体
何显儒
,
容耀强
,
余慧
,
郑华蓉
,
张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水泥降滤失剂FL.对FL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表明,以乳液共聚法成功合成了降滤失剂FL,其固含量随交联单体GM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30℃时FL可发生交联反应;GMA的质量分数为5%时FL降滤失性能最好,水泥浆滤失量从50 mL下降到19mL,在实验温度范围(30℃~90℃)内FL-5%有较好的降滤失性能;含量为5%的FL-5%的改性水泥石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9.3MPa,但压缩强度有所下降.
关键词:
降滤失剂
,
交联
,
性能
张睿
,
何显儒
,
余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近年来非晶聚合物玻璃态-橡胶转变及分子运动受到众多学者关注.α'转变被证实在非晶聚合物玻璃态-橡胶转变区中普遍存在,Rouse运动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转变机理,即转变区中包含有链段、Sub-Rouse、Rouse不同长度单元的运动及转变.其转变行为主要受屏蔽效应和耦合作用的影响,屏蔽效应影响转变区的宽度,而耦合作用影响转变耗散峰的大小.对于具有较强屏蔽效应和耦合作用的聚合物,由于动态脆性较强和转变区较窄,不同运动模式的转变难以被分离而观察到.文中综述了能有效分离和观察不同运动及转变的增塑、稀释以及二维相关谱图等方法,总结了考察分子运动及转变行为的表征手段,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运动
,
玻璃态-橡胶转变
,
α'转变
,
Rouse运动
,
Sub-Rouse运动
赵肇雄
,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6.001
利用Richarda-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获得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经具有初级慧差的高数值孔径系统聚焦后的三维光场复振幅函数,模拟了不同慧差系数下聚焦光场的纵向分布,以及焦平面和光轴上的光强.研究表明,初级慧差的存在导致矢量偏振贝塞耳-高斯光束的会聚光场发生偏移和变形,焦平面光强的分布和光轴上的光强峰值都受初级慧差和入射光偏振态的共同影响,偏振态和初级慧差不影响聚焦光场在光轴上的对称分布.
关键词:
物理光学
,
贝塞耳-高斯光束
,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
,
径向偏振
,
方位角偏振
,
慧差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余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余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余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余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余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余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Si的含量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萃余液
,
萃取
,
循环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余渣,对铸余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余渣返回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返回利用效果优劣次序依次为出钢前、出钢后、LF精炼开始前和LF精炼造渣期.在转炉出钢前进行返回利用效果最佳,适宜的铸余渣返回量为5.0~12.0 kg/t,吨钢综合冶炼成本可节约5.94元.
关键词:
铸余渣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
徐华根
,
徐瑚珊
,
李文飞
,
贾飞
,
陈若富
,
张雪荧
,
马越
,
李松林
,
段利敏
,
孙志宇
,
肖国青
,
郭忠言
,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0
介绍了一种铝制内椭球面反射镜闪烁薄膜探测器, 对其探测效率、光收集效率和时间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采用1 μm厚的BC498闪烁薄膜探测器测量实验中超重反冲余核, 探测效率接近100%, 时间分辨好于200 ps, 其性能满足超重反冲余核时间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
闪烁薄膜探测器
,
光收集效率
,
探测效率
,
时间分辨
王竹民
,
张怀东
,
马连昌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5.008
余热余能发电可有效回收利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降低企业外购电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高自发电比例,邯钢对余热余能发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对邯钢目前的发电资源进行了分析,回顾了邯钢余热余能发电的历史,介绍了正在实施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
余热余能
,
发电
,
现状
,
规划
俎小凤
,
王夏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13
采用硫化沉淀工艺对铜萃余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考察了硫化沉淀pH值、硫化钠加入量和硫化反应时间等因素以及铜、锌共沉淀和分步沉淀对铜、锌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锌分步沉淀时,萃余液pH =2.5,加入1.2倍硫化钠用量,反应20 min,沉铜效果最好,铜回收率98.33%,精矿铜品位38.88%;pH =3.5,加入1.4倍硫化钠用量,反应20 min,沉锌效果最好,锌回收率为98.36%,精矿锌品位33.17%.该工艺可有效回收萃余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
关键词:
萃余液
,
硫化沉淀
,
铜
,
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