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林
,
李山红
,
余军
,
李洁琼
,
张广强
,
王立军
金属功能材料
本文介绍了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种类及应用情况,并重点归纳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和工艺进展,总结了各种热处理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选择.
关键词:
非晶
,
纳米晶
,
热处理
,
进展
邓洋
,
庄稼
,
秋香
,
赫权贵
,
余军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9.00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因具有低成本、易制备、环保等优点而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染料敏化剂材料的分类和发展状况。染料敏化剂可分为纯有机染料和配合物染料两大类,纯有机染料敏化剂大致有三苯胺、香豆素、吲哚、花箐和多烯等几类。设计和开发新型纯有机染料敏化剂材料是提高器件光电转化效率较为有效的方法,而多种染料敏化剂协同敏化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 sc )和开路电压(Voc )比单一的染料敏化电池更大,因此多种染料共敏化也成为进一步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比较可行的途径。最后,展望了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染料敏化剂
,
纯有机染料
,
共敏化
李文婷
,
王浩伟
,
余军
,
董泽华
,
郭兴蓬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00220
基于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采用恒电流极化、电化学噪声(ECN)与电化学阻抗(EIS)等方法,研究7A04铝合金在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以及Ce3+对其SCC的缓蚀作用,探讨Ce3对裂纹孕育与发展过程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阳极还是阴极极化,均会促进7A04的SCC倾向,前者增加了裂尖的阳极溶解,后者则加速了裂尖的氢脆效应.Cd+的加入能延缓7A04的SCC断裂时间,但其有效性仅限于裂纹的萌生阶段.由于Ce3+能够抑制铝合金表面的亚稳态点蚀发育和长大,因而使裂纹的孕育时间显著延长,降低了SCC的敏感性.不过一旦裂纹进入扩展阶段或者试样表面有预裂纹,则由于Ce3+很难迁移到裂纹尖端或在裂尖区难以成膜,不能对裂纹的生长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因而无法降低7A04的SCC发展速率.SEM分析表明7A04铝合金光滑试样SCC主要源于亚稳态或稳态点蚀的诱导作用.
关键词:
铝合金
,
应力腐蚀
,
电化学噪声
,
点蚀
,
缓蚀剂
余军
,
潘牧
,
袁润章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2.020
传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高温下工作时,质子膜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脱水和膜电阻升高的现象,这对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是一个致命的阻碍.由于Nafion(R)/SiO2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和较好的阻止甲醇渗透的能力,人们通过溶胶-凝胶法或重铸法合成了Nafion(R)/SiO2复合膜,并于高温(80~140℃)下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简单介绍了Nafion(R)/SiO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结构性能及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Nafion(R)/SiO2复合膜
,
燃料电池
,
高温
,
电池性能
杨万国
,
董秀彩
,
李少香
,
张波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0.04.008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和纳米陶瓷材料等材料用量对军绿色隔热降温涂料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多种着色颜料及其复配体系反射率的研究,优选出反射率较好的几种颜料,用它们调制出的军绿色降温涂料作为深色降温涂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并且其他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良好.
关键词:
隔热
,
降温
,
军绿色
,
反射率
,
发射率
周荣华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军用汽车哑光军绿色面漆及其稀释剂的配制,着重探讨了军用汽车哑光军绿色面漆的施工工艺,分析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和聚酯树脂,氨基比、消光粉、分散剂、防沉剂和稀释剂对军用汽车哑光军绿色面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交联剂,氨基比为28.24:10.44时,面漆的综合性能最佳,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关键词:
军用汽车漆
,
哑光
,
军绿色面漆
,
消光粉
,
氨基比
杨万国
,
李少香
,
王文芳
,
刘来运
,
刘光烨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9.006
以降低帐篷内的温度为研究目的,通过对乳液、颜料、反射填料等的研究制备了一种隔热性能和耐候性能良好的水性帐篷用军绿色热反射涂料.该涂料涂装帐篷后可有效地降低帐篷表面温度10~12℃,降低帐篷内部温度6~8℃,同时兼具有防水、保温功能.
关键词:
帐篷
,
军绿色
,
热反射涂料
,
乳液
,
反射填料
,
反射率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余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余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余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余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余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余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余液中Si的含量在萃余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萃余液
,
萃取
,
循环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余渣,对铸余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余渣返回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返回利用效果优劣次序依次为出钢前、出钢后、LF精炼开始前和LF精炼造渣期.在转炉出钢前进行返回利用效果最佳,适宜的铸余渣返回量为5.0~12.0 kg/t,吨钢综合冶炼成本可节约5.94元.
关键词:
铸余渣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