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4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杀生剂对凝汽器不锈钢管耐蚀性能的影响

, 印仁和 , 梁磊 , 周国定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3.11.004

用点蚀电位法和失重法评价了四种杀生剂在不同冷却水中对凝汽器用TP304不锈钢管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线性极化法作了说明.杀生剂a、b和c对不锈钢有腐蚀促进作用,腐蚀促进作用依次为杀生剂c>杀生剂b>杀生剂a,杀生剂d有缓蚀作用.用腐蚀失重法评价杀生剂对冷却水中的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影响,既不合理,也很难测准.点蚀电位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也要选择合适的空白水样.

关键词: 杀生剂 , 不锈钢 , 凝汽器 , 点蚀电位 , 失重法

低温单斜相BiPO4∶Tb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杨流赛 , 彭思艳 , , 潘求全 , 谢爱理 , 罗年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4.010

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液,采用室温共沉淀制备了低温单斜相BiPO4∶Tb3+绿色荧光纳米材料,并进行高温烧结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温烧结,样品没有发生晶型转变,仍然保持单斜相结构和纳米颗粒形貌.同时,Tb3+离子作为绿色发光中心进入到BiPO4的晶格中取代Bi3+的格位,在370nm激发下,观察到Tb3+离子的特征跃迁(5D4 →7 FJ,J=6~3),其中以5D4→7F5跃迁发射(543nm)为主;并考察了BiPO4∶Tb3+纳米晶发光强度随Tb3+掺杂量的变化关系,发现其淬灭浓度高达20mol%.

关键词: 共沉淀 , 高温烧结 , BiPO4∶Tb3+ , 纳米晶 , 荧光性能

Y2O3∶Eu3+纳米晶的尺寸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管茂发 , 彭思艳 , , 章凯 , 杨流赛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515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2 O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透射电镜( TEM)、红外光谱( FTIR)和荧光光谱( 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2 O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2 O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关键词: 水热法 , 高温烧结 , Y2O3∶Eu3+ , 纳米晶 , 荧光性能

Rick Reagan就任思化学总裁

材料保护

美国康涅逖格州西汉文-伦敦确信集团下属的确信高性能材料(CPM,Cookson Performance Materiais)于2012年8月宣布任命RickReagan为思化学有限公司总裁。Reagan先生将领导思化学高性能专业化学品全球机构在40多个国家运作,包括战略部署于全球各地的10个生产基地及9个技术中心。

关键词: 化学品 , 总裁 , 高性能材料 , 技术中心 , 生产基地

印度天普粉矿烧结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

蒋定中 , 王富生

钢铁

介绍了印度天普粉矿的烧结、冶金性能试验研究情况及天普粉矿在马钢烧结和炼铁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 天普粉矿 , 烧结试验 , 生产实践 , 降低成本

氟中氟含量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舒泉湧 , 麻纪斌 , 邢建峰 , 翟帆 , 李宗霖 , 郭晨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以多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氟中氟化钠含量的方法学研究,并以纯化水为溶出介质,测定了多氟48h的体外释放.结果显示,氟化钠在8.896μg~62.272μg有良好的线性,R2=0.997.48h的累积释放量为6.57%.

关键词: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含量测定 , 释放度

石煤提钒萃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Si的含量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 萃取 , 循环利用

连铸铸渣的返回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渣,对铸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渣返回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返回利用效果优劣次序依次为出钢前、出钢后、LF精炼开始前和LF精炼造渣期.在转炉出钢前进行返回利用效果最佳,适宜的铸渣返回量为5.0~12.0 kg/t,吨钢综合冶炼成本可节约5.94元.

关键词: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

超重反冲核时间探测器性能测试

徐华根 , 徐瑚珊 , 李文飞 , 贾飞 , 陈若富 , 张雪荧 , 马越 , 李松林 , 段利敏 , 孙志宇 , 肖国青 , 郭忠言 ,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0

介绍了一种铝制内椭球面反射镜闪烁薄膜探测器, 对其探测效率、光收集效率和时间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采用1 μm厚的BC498闪烁薄膜探测器测量实验中超重反冲核, 探测效率接近100%, 时间分辨好于200 ps, 其性能满足超重反冲核时间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 闪烁薄膜探测器 , 光收集效率 , 探测效率 , 时间分辨

邯钢余热能发电实践及发展规划

王竹民 , 张怀东 , 马连昌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5.008

余热能发电可有效回收利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降低企业外购电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高自发电比例,邯钢对余热能发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对邯钢目前的发电资源进行了分析,回顾了邯钢余热能发电的历史,介绍了正在实施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 余热 , 发电 , 现状 , 规划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