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靖
,
庞浩
,
张先文
,
廖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高分子反应法的新型合成路线,用SO3磺化的方法,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进行磺化,引入磺酸基团,通过磺酸基团的自催化作用,在马来酸酐基团上进行酯化接枝,合成出带有聚氧乙烯醚侧链的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减水剂在低掺量下即有很好的减水效果,在掺量为0.6%水泥质量时,混凝土减水率可达36%以上,3 d、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07%、171%,90 min内混凝土坍落度基本无损失.
关键词:
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
,
聚氧乙烯醚侧链
,
混凝土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崔虎群
,
康卫东
,
李文鹏
,
王润兰
,
刘景涛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6.2015092502
以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为基础,从污染源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定靖油气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检测了卤代烃15项、氯代苯5项、单环芳烃5项、有机氯农药11项和多环芳烃1项,结果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检出种类少,检出率高,浓度低,超标率低的特点.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10种,分别为甲苯、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2-二氯苯、1,2,4+三氯苯和苯并(a)芘,检出的9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07)三类水限值.潜水的检出项比承压水的检出项多,检出率普遍比承压水的检出率高.不同地貌类型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为黄土区(28.87%)≈平原区(27.76%)>沙漠滩地区(11.11%)>河谷区(3.33%).最后,从工业污染源、有机物理化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有机污染分布特征的成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定靖油气田区
,
地下水
,
有机污染
,
成因浅析
阚伟民
,
章先涛
,
郑李坤
,
江浩庆
,
陈燕鸣
,
程婷
,
胡雪蛟
工程热物理学报
报导了一套可利用电厂冷凝热的海水淡化系统,系统类似一个打开的环路热管,毛细抽吸力是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该驱动力抽吸海水进入毛细芯中发生相变,推动产生的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成淡水,而不消耗额外电能.在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建立一套示范系统,利用#2汽机低温抽汽(约60℃)作为热源,现场条件产水能力为58.3 L/h,产水TDS含量为40.3 mg/L,水质超过饮用水标准.毛细芯中的弯液面可以自适应外界热源,在55~70℃间都能自适应正常运行.
关键词:
热管
,
毛细力
,
冷凝热
,
海水淡化
王亚平
,
张晖
,
丁秉钧
,
孙军
金属学报
真空电弧在非晶、纳米晶及常规粗晶电极合金表面微观分布的观测表明, 电极材料
显微组织对电弧阴极斑点几何性质和运动行为有明显影响. 阴极斑点优先在
材料承载电压能力低的弱相表面形成, 弱相尺寸、形貌和分布决定了阴极斑点的几
何特征. 显微组织大幅度细化时, 电弧在电极表面分散和快速运动, 非晶合金表
面仍保持完全非晶结构. 分析表明, 当材料特征显微组织尺寸小于阴极斑点尺寸时,
阴极斑点运动模式从跳跃式运动转变为连续式运动. 电极材料组成相的浓度及其
尺寸是决定阴极斑点微观迁移方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电极材料
,
microstructure
,
vacuum arc
杨世伟
,
王福会
,
常铁军
,
冯长杰
,
李绍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3.04.015
利用MIP-8-800型电弧离子镀设备,在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材料1Cr11Ni2W2MoV不锈钢表面沉积了(Ti1-xAlx)N梯度纳米涂层.对其进行了700℃不同何温时间高温氧化性能实验.采用XL-30FEG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后的涂层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观察结果表明,(Ti1-xAlx)N梯度纳米涂层中,当x≥0.25时,所形成的Al2O3氧化层是致密完整连续的,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Ti,Al)N涂层
,
高温氧化
贾丽凤
,
何涛
,
李志鹏
,
李雪梅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118-0
贵金属纳米粒,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而表现山特殊的催化件能.综述了纳米Au粒子表而配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由十Au可与硫化物形成配何键,所以硫化物可在Au表面形成有序单分子膜.单分子膜保护的Au纳米粒子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分散性、稳定性,以及由不同的表面功能团而导致的不同的催化性能.该催化体系兼具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的特点,这对开发新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Au纳米粒子
,
配位催化
,
多相催化
,
表面络合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