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亮
,
何海燕
,
刘洪图
,
施朝淑
,
葛惟昆
,
Luo E Z
,
Sundaravel B
,
Wilson I H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2.04.002
我们最近报道了大剂量Al+注入原生GaN后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表明Al+的注入可能产生了某种深能级电子陷阱,由于电子陷阱俘获导带电子,导致发光猝灭.而经一定条件的退火处理,可使深的电子陷阱发生变化,因而与缺陷间的跃迁相关的黄色荧光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于注入样品的电阻率高达1012 Ωcm, 因此不能用已有的常规方法测量.我们为此发展了一种称为"光增强电流谱"(PSCS)新方法,用于测量高阻样品中的深能级.研究发现,在经过快速退火处理的样品中,不能消除由于注入产生的准连续深能级带;而在某种常规条件退火的样品中,发现了5个位于导带下1.77eV, 1.24eV, 1.16eV, 0.90eV和0.86eV的深电子陷阱,它们都是Al+ 注入经退火后形成的稳定结构.实验发现退火使注入产生的准连续深能级带转变为独立的深能级结构,虽不能使GaN的本征发光得到恢复,但对黄色荧光的恢复是有利的.此研究有助于了解退火处理对离子注入的GaN的电学结构与发光产生的影响.PSCS的意义在于它适用于测量一切高阻半导体样品中与非辐射跃迁相联系的深陷阱能级,而不仅仅适用于测量Al+注入GaN产生的深陷阱能级.
关键词:
退火
,
离子注入
,
GaN
,
深能级
张艳革
,
何海燕
,
潘必才
金属功能材料
采用第一性原理对Mg掺杂的不同尺寸MgZnO合金纳米线的晶体结构、分布行为、电子结构和波函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Mg在合金纳米线中偏向均匀分布并且Mg能有效地在较大范围内线性调节纳米线的带隙.此外,通过计算结合能得到MgxZn1-xO纳米线从纤锌矿结构到岩盐矿结构的相变点在x=0.65,和实验上薄膜的转变点(0.62)很接近.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
相变点
,
密度泛函理论
,
MgZnO合金纳米线
,
能带调节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王亚平
,
张晖
,
丁秉钧
,
孙军
金属学报
真空电弧在非晶、纳米晶及常规粗晶电极合金表面微观分布的观测表明, 电极材料
显微组织对电弧阴极斑点几何性质和运动行为有明显影响. 阴极斑点优先在
材料承载电压能力低的弱相表面形成, 弱相尺寸、形貌和分布决定了阴极斑点的几
何特征. 显微组织大幅度细化时, 电弧在电极表面分散和快速运动, 非晶合金表
面仍保持完全非晶结构. 分析表明, 当材料特征显微组织尺寸小于阴极斑点尺寸时,
阴极斑点运动模式从跳跃式运动转变为连续式运动. 电极材料组成相的浓度及其
尺寸是决定阴极斑点微观迁移方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电极材料
,
microstructure
,
vacuum arc
杨世伟
,
王福会
,
常铁军
,
冯长杰
,
李绍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3.04.015
利用MIP-8-800型电弧离子镀设备,在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材料1Cr11Ni2W2MoV不锈钢表面沉积了(Ti1-xAlx)N梯度纳米涂层.对其进行了700℃不同何温时间高温氧化性能实验.采用XL-30FEG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后的涂层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观察结果表明,(Ti1-xAlx)N梯度纳米涂层中,当x≥0.25时,所形成的Al2O3氧化层是致密完整连续的,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Ti,Al)N涂层
,
高温氧化
贾丽凤
,
何涛
,
李志鹏
,
李雪梅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118-0
贵金属纳米粒,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而表现山特殊的催化件能.综述了纳米Au粒子表而配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由十Au可与硫化物形成配何键,所以硫化物可在Au表面形成有序单分子膜.单分子膜保护的Au纳米粒子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分散性、稳定性,以及由不同的表面功能团而导致的不同的催化性能.该催化体系兼具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的特点,这对开发新型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Au纳米粒子
,
配位催化
,
多相催化
,
表面络合催化剂
中国冶金
何安瑞,男,生于1972年,籍贯江西抚州。1990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1994年师从陈先霖老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7年评为研究员,2008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9年成功竞聘总经理助理一职并兼任信息技术部部长职务,成为轧制中心内发展前景看好的青年科技人员。
关键词:
北京科技大学
,
博士生导师
,
冶金
,
青年科技人员
,
轧制中心
,
硕士学位
,
中心工作
,
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