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13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液体灌封高压蓄能电容器失效机理的研究

钟永安 , 周宗华 , 陈德本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高压储能电容器放置后,其浸渍剂、有机介质性能的变化,分析了浸渍剂、有机介质在电容器失效过程中的变化机理,提出解决高压储能电容器失效的方法.

关键词: 液体灌封高压电容器 , 失效机理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 , 聚丙烯薄膜

单晶合金温能力提高的电子层次探究

孙跃军 , 姜晓琳 , 张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第1代镍单晶合金CMSX-2、第2代合金CMSX-4和第3代合金CMSX-10为研究对象,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3种合金的电子结构参数,在理论上探究镍合金温能力提高的本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CMSX-2、CMSX-4、CMSX-10合金γ与γ'相最强共价键上共价电子对数nA的统计值nA、原子状态组数σN以及界面原子状态数σ的数值依次增加;γ-Me/Ni界面△ρ''的数值依次减小,γ'-Me/Ni界面Δρ'的数值依次增加;合金的温能力与合金特征相的共价电子对数、原子状态组数及界面电子密度差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单晶合金 , 温能力 , EET , 电子结构参数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黄河压舟浮桥的腐蚀与防护

邵杰 , 孙志伟 , 曹瑞祥

腐蚀与防护

介绍黄河中压舟浮桥的特点,全面分析论述压舟浮桥的腐蚀.提出了一些防腐蚀的措施.

关键词: 黄河 , 浮桥 , 压舟 , 腐蚀 , 防腐措施

钢成功轧制HRB600高强抗震钢筋

钢铁

近日,钢成功轧制规格为25mm的HRB600高强抗震钢筋300t,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填补了中国600MPa级别高强钢筋生产的空白。钢从2011年年初开始就提出了按照国家标准成分范围研制和开发600MPa级高强钢筋的科研攻关课题,

关键词: 抗震钢筋 , 轧制 , 钢筋生产 , 高强钢筋 , 国家标准

耐烧蚀力格栅成型工艺研究

徐戈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1.06.014

本文介绍了新型力格栅的研制,选用镁酚醛树脂作基体,4114纱无碱玻璃纤维预浸料和预混料混合增强材料,模压成型的工艺方法,使产品具有耐烧蚀、高强度、抗冲刷等性能.

关键词: 预浸料 , 预混料 , 模压

压灰口铸铁构件的强度分析

李克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1999.04.018

现行灰口铸铁压构件的强度分析方法和强度条件计算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计入了内摩擦力的影响,并给出了内摩擦角φ的取值范围,最后得到了更准确、更符合工程实际的强度条件.

关键词: 灰口铸铁 , 压缩破坏 , 强度条件 , 内摩擦力

大载荷力支架结构用碳/环氧力管金属整体接头的结构设计

彭超义 , 曾竟成 , 肖加余 , 杜刚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5.01.011

某大载荷力支架结构采用碳/环氧管作为主力构件,利用金属接头把力管、前端框和后端板连接成整体支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对力支架结构进行了总体静力分析,并分析了接头的局部受力状态.根据接头的受力状态,结合胶接失效模型设计了整体接头叉形部分长度为50 mm,并根据最大弯曲正应力设计了接头的壁厚为3 mm,设计表明整体接头许用拉伸强度为250 MPa,可满足力支架的承载要求.

关键词: 力支架 , 碳/环氧管 , 整体接头 , 长度 , 壁厚

Cr5支辊失效分析

刘学伟 , 裴新华 , 周丽萍 , 穆海玲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7.04.016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超声波探伤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Cr5支辊大面积剥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宏观断口和探伤结果表明,该轧辊的剥落面经过了一段疲劳延伸过程,裂纹由硬化层底部起源,沿轧辊圆周,逆轧制方向发展.剥离块为辊身的硬化层,硬化层外表为马氏体,中部为索氏体,硬化层的底部组织为屈氏体.轧辊辊身传动侧存在的轧辊制造问题和热处理工艺不当是该次剥落的原因.

关键词: 支承辊 , 失效分析 , Cr5

Cr5支辊失效分析

刘学伟 , 裴新华 , 周丽萍 , 穆海玲

物理测试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超声波探伤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Cr5支辊大面积剥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宏观断口和探伤结果表明,该轧辊的剥落面经过了一段疲劳延伸过程,裂纹由硬化层底部起源,沿轧辊圆周,逆轧制方向发展。剥离块为辊身的硬化层,硬化层外表为马氏体,中部为索氏体,硬化层的底部组织为屈氏体。轧辊辊身传动侧存在的轧辊制造问题和热处理工艺不当是该次剥落的原因。

关键词: 支承辊 , failure analysis , Cr5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1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