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9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配用WPF粉矿烧结试验研究

何志军

钢铁

通过小型烧结试验装置对低品质WPF澳矿粉的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WPF的配矿方案进行了烧结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WPF的同化性较高,但是液相流动性较弱,因此可以利用其高温特性与其他矿粉搭配烧结,弥补其SiO2和Al2O3含量较高的缺点。WPF矿粉配比在10%~15%时有利于烧结矿取得良好的冶金性能,同时增加烧结矿中还原性能良好的针状铁酸钙含量。

关键词: WPF矿粉 , sintering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 metallurgical property

青海省五沟金矿的化学物相分析

费发源 , 马兴娟 , 祁之军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019

采用经典的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对青海省五沟金矿矿石中的物相进行了分析;以活性炭吸附—沉淀灰化、溶解后,通过选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采用 Z -2000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各物相中的。实验结果表明,青海省五沟金矿矿石中的主要是以铅锌铜硫化矿包裹的赋存形式存在。该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青海省五沟金矿矿床成因,为地质勘探、矿床评价和选冶工艺确定,以及有效地综合利用金矿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青海省五沟金矿 , , 化学物相分析

脖河铜矿达矿段地质特征及资源/储量估算

江训普 , 黄德镛 , 陈雷 , 钟彩彩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306

脖河铜矿达矿段Ⅲ1-4号矿群共有5个矿体。通过研究达矿段的地质特征,基本查明了Ⅲ1-4号矿群5个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及厚度、品位的变化情况;基于地质块段法在探矿区范围内对Ⅲ1-4号矿群进行了资源/储量的估算,获得了5个铜矿体332+333总金属量18559.57 t,为脖河铜矿今后的进一步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Ⅲ1-4号矿群 , 资源/储量 , 估算 , 脖河铜矿达矿段

塘金矿堆浸工艺特点

巫汉泉 , 林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0.010

介绍了塘金矿多层堆浸的大规模、永久性堆浸场、采用一堆多区、交叉喷淋、逆流浸出、二次吸附和无氰解吸工艺的特点,及生产中取得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堆浸 , 喷淋 , 工艺特点 , 指标

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倪卓 , 李丹 , 钟玉莲 , 刘丽双 , 陈展明

材料导报

采用十八胺对固红F5R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以此电泳液为囊芯,脲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一种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投料比、合成温度、酸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合成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微胶囊形貌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强度较好,包覆率达到82%,囊芯含量达到76%.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电场响应行为,可以作为柔板显示器的功能材料.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固红F5R , 电场响应

提高苗金矿石浮选回收率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张高民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2.012

金矿采用原设计选矿工艺流程生产,浮选回收率低,并且不稳定.根据试验研究结果,采取在磨矿阶段加药闪速活化主要载金矿物措施,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有效地提高了浮选回收率,选矿生产指标也较为稳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石 , 磨矿 , 闪速活化 , , 浮选 , 回收率

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试验研究

杨成 , 刘德仁 , 王旭 , 刘国太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SBS改性剂、相容剂、稳定剂、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查阅该地区沥青路面资料,初步确定在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1.5‰的前提下,通过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离析软化点差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BS改性沥青的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在此SBS改性沥青的前提下,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在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90 min的前提下,继续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进行试验,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为120 min.得到结论为古高速SBS改性沥青为: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120 min.

关键词: 改性沥青 , SBS改性剂 , 相容剂 , 稳定剂 , 生产工艺

内蒙古常福剪切带型金矿床形成的构造控制

谢徽 , 高帮飞 , 陈志广 , 黄荣伟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03

内蒙古常福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区域EW向韧性断裂的次级NWW剪切带系统内。成矿发生在燕山晚期,处于区域构造体制挤压-伸展-挤压的转换期以及2期近南北向大规模构造推覆作用的间歇期,张性构造环境为剪切带流体汇聚与成矿作用创造了条件。剪切带构造控矿主要表现为主断裂构造透镜体控矿、主断裂局部张性部位控矿和次级张性断裂-裂隙控矿3种基本型式,构造-流体共同作用分别形成了蚀变岩型、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矿化(体),形成了常福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蚀变网络基本格局。可以考虑利用构造-蚀变网络结构上的自相似性,指导矿山深边部找矿勘查以及剪切带系统内新矿体的预测。

关键词: 剪切带型金矿床 , 构造体制转换 , 构造-蚀变网络 , 自相似性 , 常福金矿床

内蒙古常福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其地质意义

陈志广 , 高帮飞 , 黄荣伟 , 李世清 , 薄济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3

内蒙古常福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成矿带以西乌拉山—大青山金成矿带内,为一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控制明显的脉型金矿床,主要与硅化和钾化热液蚀变有关.矿区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经历多期成矿叠加,主成矿期热液蚀变主要分3期,早期以面状的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中期成矿阶段以脉状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为主;晚期以面状或脉状的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的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成因模式,探讨常福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认为该矿床的东南部和北西部是很好的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在该地区的深部加强找矿工作.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华北克拉通北缘 , 常福金矿床 , 热液蚀变 , 燕山期岩浆作用

广西高金矿区鸡公岩矿段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肖振 , 王广南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1.005

鸡公岩矿段位于高金矿区东部,为高金矿区的重要矿段.详细阐述了高金矿区鸡公岩矿段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勘查开发高金矿区各矿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金矿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