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23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镀锌层高耐蚀性三价铬钝化工艺研究

梅天庆 ,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1.06.003

通过添加适当的氧化剂和螯合剂,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溶液进行改性,控制溶液的pH,钝化温度和时间,利用对比试验对镀锌层钝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50g/L的NaCl溶液浸泡试验,探讨三价铬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耐腐蚀性的影响,通过观察腐蚀面积对钝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后三价铬钝化液进行钝化,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在50g/L的NaCl溶液中浸泡168h无白锈出现,其耐腐蚀性能与传统的Cr(Ⅵ)钝化工艺基本相当.

关键词: 钝化 , 三价铬 , 耐腐蚀性 , 镀锌层

“先核后壳”和“先壳后核”的简便途径制备M@SiO2(M=Ag,Au,Pt)纳米核壳结构及其催化活性

, 费兆阳 , 李雷 , 孙博 , 冯新振 , 季伟捷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716-5

采用简便的“先核后壳”和“先壳后核”途径制备了M@SiO2 (M=Ag,Au,Pt)核壳结构.采用“先核后壳”途径时,金属内核可以控制在6-9 nm,粒径分布均匀,SiO2壳层织构可调.该途径制备过程简便,无需高速离心分离,可有效节约制备成本.由该途径制得的Au@mSiO2中纳米Au的热稳定性高,经550℃空气焙烧后仍能保持高的CO氧化性能(T100=235℃).由“先壳后核”途径制得的核壳结构内核金属粒子也可以控制在< 10nm,粒径分布均匀,且SiO2壳层孔隙率可以预调,即使在液相中也可有效消除对硝基苯酚反应物分子的扩散限制,并于室温下将其还原为对氨基苯酚.两种途径所得的核壳结构均呈高单分散态.使用含有不同有机官能团的硅源可对介孔SiO2壳层进行进一步改性,拓展应用领域,因而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 核壳结构 , , , , 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一氧化碳氧化 , 对硝基酚还原

修复剂减摩机理的研究

于洋 , 顾家琳 , 康飞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10.005

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在润滑油中添加一种"摩修复剂"以达到增强摩擦件减摩抗磨能力、对摩擦表面进行原位免拆卸修复的目的.以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在添加摩修复剂的润滑油中运行过的齿轮表层,对摩修复剂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的修复再生层为类金刚石膜和硅氧玻璃膜.

关键词: 表面再生技术 , 修复再生层 , 类金刚石膜 , 硅氧玻璃膜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摩"(PBC)技术及其摩擦磨损特性

王勇 , 任平弟 , 刘家浚 , 周仲荣

功能材料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GCr15钢平面-球面接触摩擦副在机油和摩机油2种介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并测量了磨损体积.结果表明:摩具有较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缩短了磨损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减轻了表面粘着磨损、剥落损伤,减弱了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磨损体积损失;载荷与位移幅值增加,摩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增强.

关键词: "摩"技术 , 摩擦磨损 , 油润滑

材料对铸铁试样摩擦表面改性的影响

刘永强 , 张栋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1.012

运用改装的摩擦实验机对灰铸45#钢摩擦副做旋转对磨实验.在摩擦副中滴入摩试剂,烫在大气环境中变载荷、定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主要探索摩材料对灰铸铁摩擦副表面改性的机理和耐磨规律.结果表明:摩擦试样表面有大量光滑的灰色块状物生成,表面微区亦增添了来自矿物粉体中的元素;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其中灰色区尤为显著;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起到了良好的耐磨减摩效果.

关键词: 摩擦 , 磨损 , , 表面改性

槲寄生中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赵云丽 , 马铭研 , 高晓霞 , 刘涛 , 于治国 , 毕开顺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6.05.012

对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了分析.色谱条件:C18柱(20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84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表明,高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7;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0.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可作为槲寄生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草素-7-O-β-D-葡萄糖苷 , 槲寄生

纳米分子化学

张来新 , 胡小兵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纳米分子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综述了:①分子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②新型分子纳米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及其应用;③新型分子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分子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分子化学 , 合成 , 应用

晶体的精密抛光

谢会东 , 王晓青 , 沈光球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6.034

光滑表面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精密抛光技术是实现光滑表面的主要方法.本文对光滑表面的概念、影响精密抛光质量的因素、几种精密抛光方法及其所能达到的抛光效果、抛光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同时描述了精密抛光的发展阶段、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光滑表面 , 精密抛光 , 表面粗糙度 , 平面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2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