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75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酯的研究

, 郑亚萍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2.12.003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讨论了聚合方法和合成工艺条件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成丙烯酸树脂的最佳配方,其性能指标达到国标要求.

关键词: 粉末涂料 , 丙烯酸树脂 , 溶液聚合法

用杨立方法估算大于126的幻数

李先卉 , 周治宁 , 钟毓澍 , 杨泽森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09

采用Woods-Saxon形成的密度函数,按照杨立方法以及稍微修改的方法进行估算都得出,紧接126的幻数应该接近于184.

关键词: 超重核幻数 , 杨立方法 , Thomas-Fermi近似

环氧粉末涂层在高温稀氯化钠溶液中介质输行为研究

王震宇 , 李劲 , , 张立新 , 史志明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0.08.002

利用静态浸泡法通过绘制增重率-时间曲线及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环氧粉末涂层在高温稀氯化钠溶液中抗介质渗透能力.探讨了高温(120℃)下该涂层在蒸馏水及稀氯化钠溶液中 ?传输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交联度小的环氧涂层在氯化钠溶液中的增重率较水中的增重率无明显的变化;而交职大的环氧涂层在氯化钠溶液中的增重率则小于其在水中的增重率.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粉末涂料 , 介质传输 , 静态浸泡

氢蚀程度对20G钢K_(IC)及△K_(th)的影响

郦建立 , 李晓刚 , 谢根栓 , 李彦 , 姚治 , 李劲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氢蚀程度对20G钢K_(IC)及△K_(th)的影响郦建立,李晓刚,谢根栓,李彦,姚治,李劲,柯(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5)(抚顺石油学院,抚顺石油三厂)1引言氢腐蚀(HA)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断裂性能严重恶化,是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煤转化工业临氨装置主要的损坏形式。对临氢后的2.25Cr-IMo$疲劳性能、断裂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氢蚀使西K?...

关键词: null , Fracture toughness , Fatigue threshold , 20G carbon steel

搅拌式砂磨技术制备电瓷原料

王思惠 , 肖汉宁 , 陆洲 , 周永新

机械工程材料

对比了搅拌式砂磨与传统球磨的研磨效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电瓷原料,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电瓷压坯的颗粒形貌,按照GB/T775-2006测试了烧结电瓷的抗弯强度和电绝缘强度.结果表明:搅拌式砂磨15min对矾土的研磨效果已经超过传统滚筒式球磨40h的效果,当砂磨时间从15min延长到60min时,只对10μm以上颖粒的细化效果显著;采用二次加料生产电瓷原料的颗拉基本小于6μm;平均粒径相差不大时,用球磨与砂磨相结合的工艺,可以缩小粒径分布范围,明显减少大尺寸颗拉,缩短研磨时间50%以上;二次加料工艺对生产的电瓷材料电绝缘强度影响不大,抗弯强度提高了20%~30%.

关键词: 研磨技术 , 搅拌式砂磨 , 电瓷原料

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特性实验研究

乌晓江 , 张忠孝 , 朴桂林 , 小林信介 , 森滋胜 , 板谷义纪 , 陈国艳

工程热物理学报

煤气化技术由于具有高煤炭利用率和低污染排放,近年米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煤种灰熔点普遍偏高,约占保有储量的57%,无法满足现有液态排渣气流床气化技术的需要.为扩大该技术对我国高灰熔点煤种的适应性,本文在25kg/h规模的加压气流床气化装置上,对我国高灰熔点煤种进行了气化特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有利干气化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碳转化率升高,过多氧气存在,使得气化炉内燃烧份额增加,导致合成气中 CO2和H2O的含量升高,CO、H2含量降低,冷煤气效率下降,因此,存在最佳气化温度.本实验条件下,最气化温度为1300~1350℃;1350℃连续运行1小时30分,此时气化炉底部和旋风分离器内的灰渣,整体上仍以固态形式存在,只有灰中部分低熔融成分发生熔融,其熔融部分在数μm左右.

关键词: 气流床 , 气化特性 , 固态排渣

赤峰索虎沟金矿床矿体特征及金银矿物赋存规律研究

李德亭 , 徐九华 , 袁怀雨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01.004

赤峰西部索虎沟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山花岗岩与上侏罗统安山质火山岩地层的断层接触带内.本次研究在野外踏勘基础上,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系统的光薄片观测和显微照相,初步确定了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和金银矿物的赋存状态、粒度等特征;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测定了金银矿物的成分,从而对矿体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该研究成果将对进一步认识该矿床的成因和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矿体特征 , 金银矿物 , 赋存规律 , 索虎沟金矿床

初论胶东福山北部地区斑岩成矿系统

孙丰月 , 丁正江 , 刘殿浩 , 张丕建 , 于晓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1.004

福山北部地区位于胶东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带北段.该区粉子山群大面积出露,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中生代燕山晚期德山超单元幸福山单元和雨山超单元王家庄单元、水夼单元斑岩出露广泛,形成一套完整的斑岩多金属成矿系统.与该成矿系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包括邢家山(钼钨)、王家庄(铜锌)、杜家崖(金银)和隆口(金铜)等矿床式.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该区具有较大找矿潜力,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应作为找矿主攻方向.

关键词: 斑岩 , 成矿系统 , 成矿系列 , 胶东 , 福山北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7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