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文
,
梁金兴
,
付新星
,
曾柏顺
绝缘材料
制备了3种不同结构的聚胺酰亚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重点分析了3种结构聚胺酰亚胺体系中的伯胺(-NH2)、仲胺(-NH-)与碳碳双键(-C=C-)的反应及其变化情况,得出了不同结构聚胺酰亚胺的聚合反应机理.
关键词:
聚胺酰亚胺
,
聚合反应机理
,
伯胺
,
仲胺
,
碳碳双键
黄明阳
,
郭新恒
,
杨炳麟
原子核物理评论
在利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研究超新星中微子探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中微子传播过程中受到各种效应的影响,包括超新星震荡效应、中微子集体效应、Mikheyev-Smirnov-Wolfenstein(MSW)效应和地球物质效应等.由于超新星中微子受到这些效应,不同味道的中微子之间振荡会发生变化,因而利用探测某些超新星中微子事例数之比,就有可能确定中微子的质量层次,得到中微子混合角θ13和中微子绝对质量的信息.
关键词:
超新星中微子
,
质量层次
,
θ13
,
中微子质量
申虹
,
王延楠
原子核物理评论
采用相对论平均场方法研究了致密物质的性质,构造了包括较宽温度、同位旋不对称度和密度范围的适用于超新星模拟研究的状态方程,均匀物质由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描述,非均匀物质由托马斯-费米近似给出。讨论了包含超子自由度的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包含超子可以有效地软化高密度区的状态方程,Λ超子的超流态有可能存在于大质量中子星内部。
关键词: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
状态方程
,
超新星
,
中子星
李铁藩
,
段学章
,
浦以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本文研究了钇对铸造镍基高温合金IN—939热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75%Na_2SO_4—25%NaCl为付蚀介质的坩埚法,在温度为850℃与900℃,时间从10小时到300小时的范围内进行实验。 从热付蚀减重及渗透深度测得的动力学曲线表明:钇能改善合金热付蚀性。对热付蚀产物进行了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与X射线衍射分析。观察到含钇合金付蚀层的表面形貌与不含钇合金有明显区别,IN—939合金表面上形成的付蚀层为氧化铬和硫化铬等的多层结构,其下为铬的贫化区;而IN—939Y表面付蚀层是由大量的氧化铬少量的TiO_2,α—Al_2O_3及微量Y_2O_3、YCrO_3与硫化物组成。腐蚀层下没有贫铬现象,而出现贫钛区与沿晶界的内氧化物以及钇与钛的硫氧化物的分散质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