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08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球磨铸铁传压套断裂原因分析与预防

孔学云 , 左凯 , 邵明仁 , 马认琦 , 小龙 ,

钢铁研究

针对球磨铸铁传压套在使用时发生的严重断裂问题,从传压套断裂宏观形貌、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微观缺陷、热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球磨铸铁中石墨的球化程度低和球化效果差是传压套断裂的直接原因。通过对原材料添加稀土元素La,采用等温淬火2次孕育工艺及提高球磨铸铁强度等措施,解决了球磨铸铁传压套断裂问题,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 球磨铸铁 , 脆性断裂 , 等温淬火

震后反思"砂屋"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WBE联合LP技术研究海水/泥界面碳钢的腐蚀行为

胡杰珍 , 李晓刚 , 邓培昌 , 张际标 , 王贵 , 苏林海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195

利用阵列电极技术捕获了在不同浸泡时间下每个微电极与其它99个微电极整体的电偶电流,分析获得了海水/泥界面附近阴、阳极分布区域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技术对垂直海水/泥界面的一行微电极进行测试,获得了距海水/泥界面不同距离的微电极的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并观察了腐蚀形貌,探讨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平行海水/泥界面的泥区域为电偶腐蚀阳极区、对应的海水区域为电偶腐蚀阴极区域;海水/泥界面区金属的腐蚀是由电位差、溶解氧浓度、泥阻抗等多因素控制;腐蚀主要区域是近海水/泥界面的泥区域及远海水/泥界面的海水区域.海水中较高浓度的氧促进了腐蚀产物的致密化,而泥中缺氧环境及微生物抑制了腐蚀产物的致密化.

关键词: 海水/泥界面 , 腐蚀 , 阵列电极 , 电偶腐蚀

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倪卓 , 李丹 , 钟玉莲 , 刘丽双 , 陈展明

材料导报

采用十八胺对固红F5R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以此电泳液为囊芯,脲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一种红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投料比、合成温度、酸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合成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微胶囊形貌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强度较好,包覆率达到82%,囊芯含量达到76%.固红F5R电泳液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电场响应行为,可以作为柔板显示器的功能材料.

关键词: 电子墨水 , 微胶囊 , 固红F5R , 电场响应

砂特性及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刘伟 , 谢友均 , 董必钦 , 邢锋

硅酸盐通报

受河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供应的建筑用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海底砂已经成为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筑用砂的重要来源.分别采用淡化砂、原状砂和河砂,对比分析了砂特性及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珠江口砂及盐田砂均属于级配良好的混凝土细集料,砂中所含的氯离子和少量的贝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不考虑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时,原状砂均也可等同于河砂使用.

关键词: , 混凝土 , 强度 , 弹性模量

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试验研究

杨成 , 刘德仁 , 王旭 , 刘国太

硅酸盐通报

本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SBS改性剂、相容剂、稳定剂、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查阅该地区沥青路面资料,初步确定在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1.5‰的前提下,通过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离析软化点差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BS改性沥青的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在此SBS改性沥青的前提下,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在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90 min的前提下,继续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进行试验,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为120 min.得到结论为古高速SBS改性沥青为: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120 min.

关键词: 改性沥青 , SBS改性剂 , 相容剂 , 稳定剂 , 生产工艺

低温对泥发电性能的影响

刘建敏 , 卢志凯 , 宰学荣 , 付玉彬

材料开发与应用

环境温度对泥发电(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进行了4℃环境与常规室温环境(25℃)电池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环境下电池阳极启动时间明显慢室温(25℃),阴极启动几乎无影响.4℃条件电池内阻(l005 Ω)高于室温条件(703 Ω),室温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比4℃环境升高10mW/m2,电流密度增加46.6 mA/m2.低温环境(4℃)可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扩散速度变慢,进而导致其电池性能低于室温环境.此实验对实环境下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 温度影响 , 电池内阻 , 功率密度

环境碳钢的微生物腐蚀浅析

杨海洋 , 黄桂桥 , 张波 , 韩东锐

腐蚀与防护

通过90天碳钢实暴露试验,观察碳钢在不同腐蚀阶段的腐蚀形貌,检测了青岛海水环境中实暴露的碳钢内锈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对腐蚀机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碳钢 , 海洋环境 , 硫酸盐还原菌

A3钢在泥中的腐蚀行为

魏爱军 , 霍富 , 熊相军 , 蒋华义 , 杨海龙

腐蚀与防护

对A3钢在模拟泥环境中进行了埋片试验和电化学试验,以研究海底管道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泥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3钢在砂泥中的腐蚀速率明显高于在砂中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A3钢在砂中的腐蚀速率升高;且随温度的升高、SRB和SO42-含量的增加,A3钢在砂泥中的腐蚀速率随之升高;在无菌泥中A3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主要是由于作为阴极去极化剂的氧的扩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有菌泥中SO42-能参与阴极去极化而加速A3钢的腐蚀.

关键词: A3钢 , , SRB , 腐蚀

管管线封存期间缓蚀剂筛选

谢协民 , 李晓磊 , 殷立云 , 张艺膑 , 李强 , 孙爱平 , 李丹平

腐蚀与防护

管在停运期间,所采用的封存介质对管会造成腐蚀,影响管解封后的使用.通过模拟管的工作环境,利用极化电阻法和失重法对封存期间选用的缓蚀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缓蚀剂及最佳加注浓度.结果表明,封存介质为淡水时,HYH-1312B缓蚀剂效果最好,从缓蚀性和经济性方面考虑,HYH-1312B的最佳加注浓度为40 mg·L-1.

关键词: 缓蚀剂 , 极化电阻 , 缓蚀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0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