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昱焱
,
吴鹏飞
,
向骁
,
杨淼
,
王全义
,
田鹏
,
刘中民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775-X
以正丁胺为模板剂首次合成了纯相的SAPO-34分子筛.考察了硅投料量、硅源种类以及晶化温度等条件对所得样品性质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为200°C时,不加入硅源,合成产物为磷酸铝层状相kanemite;加入硅溶胶后,产物中开始有SAPO-34晶体出现,且随着硅投料量的增加,kanemite逐渐消失,SAPO-34分子筛成为主要产物,最终在SiO2/Al2O3摩尔比为0.6-1.4时得到纯相的SAPO-34.不同的硅源对SAPO-34产品的形貌和尺寸影响较大.反应温度为160°C时,合成体系中无法晶化得到SAPO-34,当提高至240°C后,由于层状相在高温下不能稳定存在,此时可以在较宽的硅投料区间内合成得到纯相SAPO-34产品.在200和240°C时,考察了使用同样的初始凝胶合成SAPO-34样品的晶化过程.发现在200°C时,合成体系中最初大量生成了kanemite,随后逐渐减少,SAPO-34晶体开始生成并最终成为唯一产物.而在240°C时,无机原料很快被溶解,之后大量的SAPO-34晶体快速生成,产物的收率和相对结晶度迅速增加,且整个晶化过程中并无层状相生成.这再次证明了高温对层状相的生成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提高晶化温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调节产品晶相的方法,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层状相杂质的合成体系中.鉴于胺热合成方法的诸多优点,例如较高的收率、较好的吸附分离及催化反应效果,几种伯胺(正丁胺、正丙胺、环己胺)被用于充当模板剂和溶剂来合成得到了SAPO分子筛产品.其中,正丙胺为一种新的合成SAPO-34的模板剂.对SAPO-34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分析、扫描电镜、N2物理吸附、NH3程序升温脱附、热重和固体核磁共振等表征.结果显示,得到的SAPO-34产品具有很好的结晶度、孔结构以及合适的酸性.使用氨甲基化反应对正丁胺合成的SAPO-34进行催化反应评价.结果显示,该样品对甲胺和二甲胺具有很高的择形选择性,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甲胺合成催化剂.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
正丁胺
,
伯胺
,
合成
,
高温
,
氨甲基化反应
孙晓丹
,
李海梅
,
刘霞
,
徐萌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2.2016092602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空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颗粒物污染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城市道路中不同绿地结构对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消减作用,本文选择青岛市城阳区主干道——长城路的4种不同绿地结构(“乔-灌-草”、“乔-草”、“乔-灌”、“灌-草”),测定其对不同粒径颗粒物(PM10、PM2.5、PM1)的消减率.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浓度日变化曲线呈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变化趋势,其中8:00-10:00的颗粒物浓度最高;颗粒物浓度日变化与空气湿度变化相一致,与温度变化相反;(2)4种绿地结构对PM10的消减率表现为“乔-灌-草”>“乔-灌”>“灌-草”>“乔-草”,对PM:5和PM1的消减率表现为“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且各绿地结构对PM2.5的消减能力最强,其次为PM1和PM1o;(3)同一种绿地结构,植物种类越丰富,其消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越强.
关键词:
绿地结构
,
不同粒径
,
颗粒物
,
消减能力
乔利杰
,
徐荣杰
,
刘辉
,
褚武扬
,
肖纪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氢对黄铜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乔利杰,徐荣杰,刘辉,褚武扬,肖纪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1083)1引言对氢致开裂型的应力腐蚀,阴极反应进入金属的氢控制了应力腐蚀裂纹的形核和扩展过程;对阳极溶解型的应力腐蚀,虽然阳极溶解过程控制了应力腐蚀的形核和扩展,但当阴极过程是析氢反应时,进入试样的原子氢有可能起一定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应力、腐蚀、氢这三个因素将同时起作用.到目前为止,关于氢对阳极溶解型?...
关键词:
null
,
SCC
,
Hydrogen
王进进
,
左琼华
,
陈载林
,
陈玉梁
,
吴静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4.021
基于老挝波乔省东蓬县布劳铁矿区开展的铁矿产资源勘查结果,初步查明了该区矿床类型、异常特征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布劳磁铁矿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主要产于火山岩系(主要为安山岩与沉凝灰岩)与二长岩及花岗斑岩的接触带附近,近南北向与北西向的断裂是重要的控矿及容矿构造.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品位25%~52%.区内成矿作用复杂,围岩蚀变强烈,物探异常值高,规模大,有较大找矿前景.
关键词:
铁矿床
,
矽卡岩型
,
地质特征
,
找矿方向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波乔省东蓬县
李国柱
,
孟庆艳
,
罗碧
,
葛振红
,
刘文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9033
建立了交替循环和直接循环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制备芳香新塔花中的化学成分。芳香新塔花样品经溶剂提取、柱色谱和中压制备色谱初步分离后得到芳香新塔花的不同馏分。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利用双柱交替循环法对组分进行分离,同时,流动相经恒流泵循环输入色谱柱。以馏分Ⅰ和馏分Ⅱ为例,在混合循环模式下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对其进行鉴定,确定分别为乔松素-7-O-芸香糖苷、白杨素-7-O-芸香糖苷、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云杉素和原儿茶酸。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分离效率高,节省流动相,是分离天然产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交替循环
,
直接循环
,
制备色谱
,
化学成分
,
芳香新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