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辉
,
张国君
,
张纳纳
,
陈迪春
,
严富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不同Si含量(0,0.1,0.3 wt%Si)的Mo-Si合金板材,并在25,300,800和1200℃下进行了静拉伸试验,研究了试验温度对Mo-Si合金板材力学性能、断裂方式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纯钼及Mo-Si合金板材强度明显下降,但延伸率以300℃为分界点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室温下Mo-Si合金的断裂方式为穿晶解理断裂,在300及800℃时主要为韧窝延性断裂,而1200℃时为沿晶断裂.对Mo-Si合金强化机制的分析表明,室温下的强化主要来源于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而在高温时,固溶作用明显减弱,颗粒弥散和粗化晶粒为主要的强化手段.
关键词:
Mo-Si合金
,
高温拉伸
,
断口形貌
,
强化机制
严富学
,
白力静
,
殷鹏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2.009
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类石墨镀层(GL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了镀层的厚度、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材料的物相和应力,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和分析了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偏压下得到的镀层结构相同,均为非晶为主的类石墨镀层,并且随着偏压增大,膜厚逐渐减小;在所研究的偏压下,应力变化规律是随着偏压的增加,样品与基体的复合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其中-65V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GLC薄膜
,
薄膜应力
,
偏压
严富学
,
赵康
,
谷臣清
中国稀土学报
研究了混合稀土的氢化工艺和以其作为一种新型发泡剂制备泡沫铝的方法与机制.实验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铝,并与氢化钛(TiH2)作发泡剂制备泡沫铝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稀土氢化物(REHx)发泡剂的特点是起始发泡温度高,能较显著的延缓气体的释放速率,促使发泡均匀化.经过发泡工艺的优化,以其制备的泡沫铝与用氢化钛(TiH2)做发泡剂相比较,在相同孔隙率条件下,泡沫铝的抗压缩强度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稀土氢化物
,
泡沫铝
,
发泡剂
,
稀土
康峰
,
张海峰
,
卢胜明
材料导报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效应成为富勒烯研究非常有潜力的领域和方向.介绍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5种生物学效应,即与蛋白和酶的相互作用、自由基清除作用、光敏化作用、抗菌作用和对生物膜的双重作用,提出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可能被开发为一类新型药物.
关键词: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
,
生物学效应
,
新型药物
张静
,
章亚东
材料导报
富勒烯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药物设计的理想基体.将富勒烯与各种生物分子进行连接,能改善富勒烯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得到的新化合物具有富勒烯与生物分子的双重特性,因而具备生物分子的原有功能或产生一些新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富勒烯与氨基酸、肽、寡糖、卟啉等生物分子的最新合成及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富勒烯生物分子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富勒烯生物分子衍生物
,
合成
,
生物学效应
李波
,
梁冬云
,
张莉莉
中国稀土学报
通过化学分析、显微镜和国际先进的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对某富磷灰石的复杂稀土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矿石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褐帘石,其次为独居石和氟碳钙铈矿.此外,磷灰石中富含稀土,磷灰石中稀土占原矿总稀土量26%以上.本稀土矿石性质决定仅采用物理选矿方法不能得到商品稀土精矿,可采取浮选流程和浮磁联合流程分别获取磷灰石精矿和稀土精矿,然后再通过焙烧浸出工艺提取稀土.
关键词:
复杂稀土矿
,
工艺矿物
,
MLA
,
氟碳铈矿
,
褐帘石
,
含稀土的磷灰石
黄成
,
乔新歌
,
杨新林
材料导报
富勒烯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富勒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有限,成为其应用在生物系统中的瓶颈.最近发现,将富勒烯制备成纳米颗粒水悬液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富勒烯水溶性的方法.介绍了目前采用的4种制备方法,即四氢呋喃-丙酮法、甲苯超声法、四氢呋喃法、直接搅拌法,同时还介绍了水中纳米富勒烯颗粒可能形成的机制以及纳米富勒烯颗粒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富勒烯
,
纳米颗粒
,
水悬液
,
细胞毒性
,
抗菌活性
吴坤尧
,
宗彦旭
,
龚珍彬
,
杨常清
,
李兆
,
鲁媛媛
,
孟志新
人工晶体学报
以甲烷为前驱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技术沉积类富勒烯碳基( FL-C∶H)薄膜于单晶硅基底材料表面。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 HRTEM)和拉曼光谱仪( Ramman)对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比较薄膜在不同甲烷流量的情况下的力学特征及摩擦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基薄膜具有类富勒烯纳米结构特征,甲烷流量对类富勒烯碳基薄膜( FL-C∶H)的结构和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薄膜的弹性模量、硬度以及薄膜中的类富勒烯结构随着甲烷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是摩擦系数对甲烷流量的变化不敏感。
关键词:
类富勒烯碳基薄膜
,
甲烷流量
,
力学性能
,
摩擦学性能
何康
,
李洋
,
潘春旭
材料保护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3把出土于湖北的战国青铜剑残片表面富锡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其显微组织特征、合金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分析认为:(1)3把青铜剑残片属高锡青铜,表面存在一层由8相和非晶化合物构成的富锡层;(2)其双层结构中的惰性腐蚀层的特征表明富锡层是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由于发生选择性腐蚀而形成的,排除了古代工匠人为处理的可能性。纳米压痕技术为古代金属样品微米级微区的力学性能的准确测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纳米压痕技术
,
材料学特征
,
战国青铜剑
,
湖北出土
,
富锡层
,
选择性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