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
严凯
,
晏井利
,
薛烽
,
孙甲鹏
,
江静华
,
马爱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007-4
为了揭示14H相的形成机理,制备并研究了18R LPSO单相Mg?Y?Zn(简称S18)合金经773 K退火100 h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铸态S18合金主要由18R相组成(其体积分数高于93%),并含有少量的W相和α-Mg相。退火时,S18合金中的18R相保持稳定,未转变成14H LPSO结构。然而,在α-Mg相内部形成了14H层片相,其尺寸和体积分数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TEM分析表明,14H相在α-Mg内基面堆垛层错区域独立形核。14H层片的增厚生长是界面控制过程,与基面台阶的形成密切联系。而14H层片的伸长生长属于扩散控制,与溶质元素的扩散有关。该18R单相合金中14H相的形成机理可通过反应式α-Mg'→α-Mg +14H表示。
关键词:
Mg-Y-Zn合金
,
18R LPSO相
,
14H LPSO相
,
高温退火
,
显微组织演变
甄强
,
严凯
,
杨智
,
兰振华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7.01.003
对云南省铝土矿熟料的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有Al2O3、SiO2,约占总成分的95%,次要成分有TiO2、Fe2O3、CaO、MgO、K2O、Na2O.85#、75#、70#熟料的化学成分分别达到了特级、二级甲、二级乙铝土矿的指标,并且煅烧后的铝土矿体积密度分别达到了相应的国家标准.XRD分析和微观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85#铝土矿由于Al2O3含量很高,经高温煅烧后以α-Al2O3相为主,有少量莫来石相,晶粒尺寸均在5μm左右,杂质相很少;75#铝土矿煅烧后莫来石相和α-Al2O3相共存,莫来石相占主要;70#铝土矿煅烧后以莫来石相为主,α-Al2O3相比煅烧后75#铝土矿的略少,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α-SiO2相;75#和70#铝土矿煅烧后的晶粒尺寸较小.用85#铝土矿熟料开发的连铸用中间包冲击板、挡渣堰,具有较理想的理化性能,可满足连铸中间包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铝土矿
,
理化性能
,
微观结构
甄强
,
王庭云
,
张大海
,
李榕
,
严凯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2.003
用热力学几何规则,对Si3N4-AlN-Al2O3-SiO2体系中的部分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进行了预报和评估;用新几何模型计算了Al2O3-SiO2-Si3N4三元体系高温液相的热力学性质.为研究Si3N4-AlN-Al2O3-SiO2体系陶瓷材料在制备和应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提供了热力学数据.此外,根据预报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并给出了Al-O-N、Si-O-N和B-O-N体系的参数状态图,为分析和确定O'-Sialon-BN系复合材料合成和应用的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力学几何规则
,
几何模型
,
氮氧化物
,
热力学数据
石刚
,
甄强
,
李榕
,
陈瑞芳
,
严凯
,
功能材料
以分析纯ZrOCl2·8H2O、HfOCl2·8H2O和Y(NO3)3·6H2O为原料,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共沸蒸馏法成功地制备出无团聚的ZrO2-HfO2-Y2O3复合纳米粉体.借助XRD、TEM、BET等手段分析了制备工艺对粉体粒径和团聚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散剂PEG的加入量及前驱体湿凝胶的处理方式对最终制备的ZrO2-HfO2-Y2O3复合粉体的晶粒度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粉体的分散状态.分散剂加入量为1%(质量分数)并对湿凝胶共沸蒸馏处理条件下最终获得的粉体的分散性最好.前驱体沉淀经500℃焙烧1h后,生成了具有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立方晶型ZrO2基ZrO2-HfO2-Y2O3固溶体,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15nm.
关键词:
氧化锆
,
氧化铪
,
纳米粉末
,
共沉淀法
,
分散性
甄强
,
严凯
,
陈瑞芳
,
李榕
,
李淼
功能材料
研究了YSZ包覆YDC纳米晶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工艺.首先,以分析纯的Ce(NO3)3·6H2O和Y(NO3)3·6H2O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YDC纳米粉体,然后将其均匀分散于含有分析纯的ZrOCl2·8H2O、Y(NO3)3·6H2O的醇水溶液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O2(Y2O3)包覆CeO2(Y2O3)复合纳米粉体.XRD、TEM、IR分析结果表明经600℃焙烧后的CeO2-Y2O3复合纳米粉体为单一萤石相,晶粒尺寸为15nm左右且分散性良好;成功合成了的YSZ包覆YDC复合纳米粉体,其中反应温度在75℃时粉体的包覆性及其分散性较好.以合成的包覆型纳米粉体为原料,通过常压烧结制备了包覆型YSZ/YDC复合固体电解质.研究表明,在相同保温时间内(2h),随着烧结温度从800℃提高到1350℃,试样相对密度从52%迅速增加95%以上.当烧结条件为从室温升温到1300℃,迅速降温到1250℃保温2h后,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可达95%以上,平均晶粒度为100nm左右.
关键词:
钇稳定氧化锆
,
钇掺杂氧化铈
,
包覆
,
常压烧结
,
纳米晶
,
固体电解质
严凯
,
孙扬善
,
白晶
,
薛烽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434
利用3D转模等通道转角挤压(3D-RD ECAP)设备,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A',B'_A,B'_C与C'_4种路径的ECAP实验.对试样的显微组织观察显示,经4种路径挤压后合金显微组织都明显细化,但不同路径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经A'和B'_A路径挤压的试样组织中晶粒尺寸和硬度分布比其它两种路径挤压的试样更均匀,且显示出更高的塑性.通过对各种路径挤压过程中试样内部立方单元的变形分析,揭示了传统的剪切模型理论的不足.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试样ECAP的形变过程,证实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各部位受力差异很大.ECAP对试样变形的均匀性主要取决于拉/压应力交替作用于试样各个部位的顺序,而与传统剪切模型中的立方单元变形规律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镁合金
,
等通道转角挤压
,
转模
,
挤压路径
,
组织均匀性
,
晶粒细化
严凯
,
陈长军
,
张敏
,
秦兰兰
,
王晓南
,
邹涛
中国表面工程
doi:10.11933/j.issn.1007-9289.20160624001
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制备了H13钢,并研究了回火处理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SEM以及XRD衍射仪对各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H13钢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以及细小碳化物,回火处理使得马氏体向回火马氏体转变,同时有细小合金碳化物析出.当回火温度超过550℃时,碳化物开始粗化.随回火温度升高,显微硬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550℃回火后,试样硬度达到峰值600 HV0.3.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状态下各试样主要以粘着磨损为主,同时包含轻微氧化磨损.与沉积态试样相比,550℃回火后,试样耐磨性提高了2倍;650℃回火2 h后,由于基体软化,试样的耐磨性能最差.拉伸测试表明,当回火温度低于550℃时,断口主要以解理断裂为主,550℃回火时抗拉强度最大,为1 928.2 MPa,延伸率为6.4%;当回火温度升高到600~650℃时,断口呈现出韧性断裂,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增大.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
H13钢
,
热处理
,
力学性能
吴康
,
任静
,
蒋洪德
,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构建由一级动静叶组成的外流影响下的轮缘密封问题的实验和数值模型,针对燃气轮机透平转静轮盘间隙的封严与入侵问题开展了研究.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关注燃气入侵的主要影响因素,入侵气体在腔室内部的分布规律和最小封严流量.结果表明:静叶尾缘的压力分布是造成燃气入侵的主要原因,即在主流的压力大于密封腔室内压力的区域会出现燃气侵入腔室,造成局部温度过高;主流压力小于腔室内部的压力区域,密封气体能够较好的封严转静间隙.入侵气体和封严气体的掺混主要发生在腔内高半径处并在高速旋转的动盘引发的夹带作用下深入腔室内部低半径处.因此在轮缘密封的结构设计中需要全面的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整级透平
,
转静轮缘
,
封严与入侵
,
动盘夹带效应
吴康
,
任静
,
蒋洪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构建由一级动静叶组成的外流影响下的轮缘密封问题的实验和数值模型,针对燃气轮机透平转静轮盘间隙的封严与入侵问题开展了研究.其中第二部分主要关注不同封严结构的特性.结果表明:复杂的封严结构能够避免主流和腔室内部气体的直接接触,增大主流入侵的沿程阻力和削弱主流的切向速度分量的影响.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径向封严所需要的最小密封流量相较于轴向封严能够减少50%以上.
关键词:
转静轮缘
,
轴向封严
,
径向封严
,
双封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