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平
,
徐美玲
,
万兆荣
,
王卫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邻苯二甲酸酐,甘氨酸和氢氧化钙制备了新型结构成核剂——N-甘氨酸基苯甲酰氨酸钙(PGCa)。利用TGA考察了其热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对其改性聚丙烯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GCa是一种有效的β晶型聚丙烯成核剂。当PGCa质量分数为0.15%时,β晶型的相对含量可达74.2%,抗冲击强度由纯PP的12.07 kJ/m2提高到38.13 kJ/m2,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略有降低。
关键词:
聚丙烯
,
二元羧酸盐
,
β晶型成核剂
,
性能
马文石
,
张冬桥
,
段宇
,
万兆荣
,
王洪
,
徐迎宾
功能材料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的聚甲基硅氧烷微球(MPSQ)、聚乙烯基硅氧烷微球(VPSQ)、聚巯丙基硅氧烷微球(MPPSQ),采用SEM、DLS、FT-IR、XRD、TGA、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微观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聚集态结构、耐热性、疏水性等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基团对微球的耐热性与疏水性有重要影响,MPSQ和VPSQ的耐热性优于MPPSQ,疏水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PSQ〉VPSQ〉MPPSQ。聚硅氧烷微球的形成过程可能是单体首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硅醇,硅醇开始缩聚形成核,之后通过吸取溶液的硅醇,不断成长,最终形成微球,其中同时存在核生成和核生长,两过程相互竞争,哪个过程占优势取决于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温度,使得核生成占优势,最终生成的微球粒径变小,单分散性变差。
关键词:
聚硅氧烷微球
,
制备
,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马文石
,
张冬桥
,
段宇
,
万兆荣
,
王洪
,
徐迎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乳液聚合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的聚硅氧烷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微观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聚集态结构、耐热性、疏水性等进行了表征。将平均粒径为1.5μm的聚硅氧烷微球作为光散射剂添加到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中,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光散射材料。当聚硅氧烷微球添加质量分数约0.6%时,光散射材料的透光率是86.1%,雾度是91.25%,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77.2 MPa,弯曲强度是87.2 M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是2.16 kJ/m2,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是2.71 kJ/m2,综合性能良好。
关键词:
聚硅氧烷
,
微球
,
光散射剂
,
制备
,
应用
段宇
,
马文石
,
万兆荣
,
王洪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1.0026
以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材,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球形二氧化硅光扩散剂A和光扩散剂B,研究了光扩散剂含量、球形粒子大小及粒径分布对材料的透光率、雾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光学级PMMA中添加球形二氧化硅光扩散剂能获得良好的光扩散材料.当平均粒径为2μm,添加质量分数为0.4%时,试样的透光率为88.0%,雾度可达90.1%,有效光扩散系数可达79.3%,不仅能明显提高PMMA的拉伸强度,而且对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也不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光扩散剂
,
透光率
,
雾度
乔利杰
,
徐荣杰
,
刘辉
,
褚武扬
,
肖纪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氢对黄铜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乔利杰,徐荣杰,刘辉,褚武扬,肖纪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1083)1引言对氢致开裂型的应力腐蚀,阴极反应进入金属的氢控制了应力腐蚀裂纹的形核和扩展过程;对阳极溶解型的应力腐蚀,虽然阳极溶解过程控制了应力腐蚀的形核和扩展,但当阴极过程是析氢反应时,进入试样的原子氢有可能起一定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应力、腐蚀、氢这三个因素将同时起作用.到目前为止,关于氢对阳极溶解型?...
关键词:
null
,
SCC
,
Hydrogen
王振尧
,
郑逸苹
,
刘寿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锌在SO_2污染环境中的腐蚀规律王振尧,郑逸苹,刘寿荣(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沈阳110015)1前言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酸沉降日趋严重.含硫煤燃烧所排放的SO2造成雨水酸化,酸沉降引起的腐蚀问题受到人们关注.因此,在该地区进行材料的腐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SO。在高湿条件下对大多数金属和合金有强烈的加速腐蚀作用[1].Sherry等[2-4]就高湿条件下低浓度SO....
关键词:
null
,
Zinc
,
SO_2 polluted environment
石声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国际金属腐蚀会议自1960年首次在英国伦敦揭幕以来,每三年举行一次。曾先后在纽约、莫斯科、阿姆斯特丹、东京、悉尼和里约热内卢等地召开。今年的第八届国际金属腐蚀会议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的迈冈兹市(Mainz)举行。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以下简称我会)征集了九篇论文,派四名代表参加。以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也分别选派代表参加。行前由国家利委将与会代表组织起来,由笔者任代表团长,我会副理事长沈增祚及左景伊二同志任副团长,理事李铁藩同志任秘书,团员有曹楚南、单义斌、管垣荣、王葆初、高佩钰、冯力群、孙德全、李金桂、王盛水、马重辉、徐仁生、火时中、陆柱、李挺芳等同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