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良
,
孙丰月
,
王力
,
丁正江
,
黄维平
,
胡伟华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604
马家窑金矿床位于栖霞—蓬莱成矿带上,矿体赋存在新太古代的变质侵入岩中,控矿构造为马家窑—上庄头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构造。结合马家窑金矿床地质特征,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为幔源流体;含金石英脉中的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以幔源硫为主,部分为壳源硫。因此认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地幔,部分来自地壳。成矿期前闪斜煌岩的修正年龄结果显示闪斜煌岩形成于燕山晚期早白垩世,由此推断马家窑金矿床也形成于这一时期。马家窑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与山东栖霞山城金矿床相似,为典型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关键词:
马家窑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同位素地球化学
,
矿床成因
,
山东栖霞
丁正江
,
孙丰月
,
张渊
,
李碧乐
,
于晓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5.11.003
胶东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捕虏体内所发现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以两种状态产出,即橄榄石晶粒中的黄铁矿包裹体和橄榄石晶隙中的黄铁矿,此二者成分相当,具有继承性特点.经分析,黄铁矿的金含量很高,比其它地区同类地幔捕虏体中硫化物金含量高十几倍,相当于地壳金丰度值的数十万倍.硫化物中的金比硅酸盐中的金具有强得多的活化能力,因此上地幔中的金易于为上升的幔源C-H-O流体所携带上升至地壳参与成矿作用,从而控制着胶东金矿集中区内金矿的形成与分布.
关键词:
胶东
,
地幔捕虏体
,
黄铁矿
,
含金性
,
成矿作用
孙丰月
,
丁正江
,
刘殿浩
,
张丕建
,
于晓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01.004
福山北部地区位于胶东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带北段.该区粉子山群大面积出露,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中生代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幸福山单元和雨山超单元王家庄单元、水夼单元斑岩出露广泛,形成一套完整的斑岩多金属成矿系统.与该成矿系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包括邢家山(钼钨)、王家庄(铜锌)、杜家崖(金银)和隆口(金铜)等矿床式.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该区具有较大找矿潜力,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应作为找矿主攻方向.
关键词:
斑岩
,
成矿系统
,
成矿系列
,
胶东
,
福山北部
来又东
,
孙丰月
,
陈国华
,
丁正江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8.01.004
吉林小西南岔地区珲春河流域砂金广泛分布,有残坡积、洪积、河谷砂矿和阶地砂矿,以河谷砂矿工业意义最大,砂金资源对寻找区内的岩金矿床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根据收集到的小西南岔地区928件重砂数据,提取金矿物颗粒数、总质量、最大颗粒粒径、平均质量等参数,结合汇水盆地分布提取成矿预测参数.根据重砂金矿物质量、颗粒、粒径大小、平均质量等特征分布变化趋势,追索矿源母体,最终为寻找岩金矿床提供依据,为研究区内金矿资源的进一步勘查评价提供有利信息.
关键词:
重砂金矿物
,
汇水盆地
,
找矿
,
小西南岔地区
刘晓燕
,
温晋嵩
,
孔淑香
,
刘超
,
陈晓锐
,
龚兴宇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2.013
将马来酸二正丁酯(DBM)/富马酸二正丁酯(DBF)与醋酸乙烯(Vac)乳液共聚,合成了DBM/DBF质量分数分别分10%、20%和30%的DBM(DBF)/Vac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合物结构,利用差热量热仪(DSC)测定了所得共聚物的Tg,并运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测算出马来酸二正丁酯均聚物和富马酸二正丁酯均聚物的表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7℃.
关键词:
马来酸二正丁酯
,
富马酸二正丁酯
,
玻璃化转变温度
,
醋酸乙烯酯
周学珊
,
李梦琪
,
吴奇丹
,
吴莹莹
,
林枞
硅酸盐通报
悬浮液的悬浮性和颗粒带电性是决定氧化铝电泳沉积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正丁胺的添加对不同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体系下氧化铝悬浮液的悬浮性能和电泳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胺的加入不利于以水为溶剂的悬浮液体系的悬浮性,同时造成沉积产率下降.而在醇类溶剂中,正丁胺的加入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系的表面带电性影响较大,而对醇类为溶剂的悬浮液沉积产率并无明显影响.以PEI为表面活性剂的醇类悬浮液中加入正丁胺能有效提高悬浮性和沉积产率.
关键词:
氧化铝
,
正丁胺
,
悬浮液
,
电泳沉积
唐飞
,
陈剑
,
李继定
,
王蕾
,
展侠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2.011
制备了一系列HTBN/PAN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脱除正庚烷/乙硫醚/正丁硫醇混合物体系中的乙硫醚和正丁硫醇,此复合膜优先脱除乙硫醚和正丁硫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的表面和断面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膜在正庚烷和正庚烷/乙硫醚/正丁硫醇混合物体系中的溶胀性以及复合膜在长时间操作下的稳定性,研究了膜液浓度对膜结构和膜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操作温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的HTBN在PAN多孔膜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分离层;膜在正庚烷及正庚烷/乙硫醚/正丁硫醇混合物体系中的溶胀度均小于5%;操作温度对于膜的富硫因子影响不大,而渗透通量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正庚烷/乙硫醚/正丁硫醇混合物分离体系(含硫量为160 μg/g),在80℃,50 h长时间操作下,HTBN/PAN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0.23 kg/(m2·h),富硫因子为2.85.
关键词:
交联端羟基液态丁腈橡胶/聚丙烯腈
,
正庚烷/乙硫醚/正丁硫醇
,
渗透汽化
张新孟
,
王秀峰
,
江红涛
,
伍媛婷
材料导报
通过六氯环三磷腈的热开环聚合合成了线性聚二氯磷腈(PDCP)中间体,探讨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纯度及空气湿度等对PDCP合成的影响,采用FT-IR、TGA对PDCP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PDCP呈现明显的二段降解性;通过正丁醇对PDCP进行亲核取代合成了聚双正丁氧基磷腈,采用FT-IR、TGA、SEM对聚双正丁氧基磷腈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聚双正丁氧基磷腈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残留率,SEM结果表明,材料形貌呈现无定形态分布,而且其表面比较光滑无明显缺陷.
关键词:
线性聚二氯磷腈
,
聚双正丁氧基磷腈
,
亲核取代
,
热开环聚合
,
热稳定性
张燕
,
肖长发
,
安树林
,
贾广霞
,
封严
功能材料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丙烯腈(AN)共聚物,溶液纺丝法纺制纤维.借助FTIR、DMA等分析和讨论了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腈)P(BMA/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纤维耐热性较差,纤维强度较低,对煤油等有机物溶剂的最大吸附量为自重的80%左右,而P(BMA/AN)纤维玻璃化温度有所提高,力学性能有所改进,而对煤油等弱极性有机物溶剂的吸附能力仅略有减小,适量的AN与BMA共聚使PBMA纤维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腈)纤维
,
纤维制备
,
力学性能
,
吸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