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媛
,
丁旵明
,
袁婷
,
曹剑瑜
,
邹志青
,
夏保佳
,
杨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2.003
通过调控2种碳材料科琴黑[Ketjen Black EC-600JD(KB)]和黑珍珠[Black Pearls 2000(BP)]的比例,优化了室温下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集合体阴极微孔扩散层的孔结构,提高了氧气在阴极的传质,避免了液态水在阴极的累积.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微孔扩散层中BP的添加对电池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当阴极微孔扩散层中的KB和BP碳材料以质量比9∶ 1混合时, 25 ℃、空气"自呼吸"条件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20.8×10-3 W/cm2,电池具有好的稳定性. 高的功率密度和好的稳定性可归属于少量BP的添加改善了阴极微孔扩散层的孔结构.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空气"自呼吸"
,
阴极微孔层
,
阴极水管理
,
膜电极集合体
张秀芹
,
胡海洋
,
徐明媛
,
丁旵明
,
单永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7.05.005
通过原位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吡咯-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膜,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电化学循环伏安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复合膜进行了表征.与利用原位自组装技术制备的聚吡咯膜相比较,由于在复合膜中聚吡咯和TiO2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复合膜π→π*跃迁吸收峰发生蓝移,氧化还原峰的位置向负电位方向移动.沉积在导电玻璃ITO表面的该纳米复合膜在可见光下表现出一定的光电转换性质.
关键词:
聚吡咯
,
二氧化钛
,
纳米复合
,
光电转换
杨娟
,
袁婷
,
张海峰
,
李雪梅
,
丁旵明
,
杨辉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30033
通过测定甲醇渗透率,详细研究了阳极支撑层的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全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甲醇传质和电池性能的影响.膜电极集合体均使用相同的阳极催化层,膜和阴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阳极支撑层PTFE含量的提高,甲醇渗透速率明显减小.其含量较高时,甲醇传质阻力较大,会导致电池在很低的电流密度下就出现传质控制区.采用PTFE质量分数为40%的支撑层时,DMFC以9 mol/L甲醇为燃料最大功率密度可达32×10-3 W/cm2,也进一步证明了适当提高阳极支撑层的憎水性,既有助于减少甲醇的渗透,又缓解了阴极的“水淹”问题.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阳极支撑层
,
憎水性
,
甲醇传质
,
阴极"水淹"
张来新
,
朱海云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罗丹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特性及应用,重点介绍了:①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②新型罗丹明及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并对罗丹明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
合成
,
应用
高基伟
,
申乾宏
,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合成路线,通过反应体系的配方设计和工艺控制,在常温下获得含有锐钛矿晶体的氧化钛溶胶.核磁共振证实,前驱体钛酸丁酯在水过量体系中完全水解,生成无机产物;透射电镜中,可观察到溶胶中纳米级的正方体形锐钛矿晶体;在200~1000 nm波段内整百单波长光线照射下,溶胶均可使罗丹明B降解,即溶胶具有紫外、可见、近红外的宽光谱激发响应能力.量子效应产生的亚稳态次能级和原位生长导致的晶体缺陷,可拓宽氧化钛对光线的利用范围,并提高电子和空穴的量子产率.
关键词:
锐钛矿溶胶
,
可见激发
,
红外响应
,
亚稳态次能级
,
晶体缺陷
杨杨
,
高超颖
,
许良
,
段莉梅
,
李斌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658
罗丹明以其良好的光稳定性、光物理性质和荧光效应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基于罗丹明的螺环衍生物与被检测物质作用开环而产生荧光响应的特性,将两个或多个罗丹明母体单元构筑到包含特异性的识别单元的探针分子中,形成多枝的罗丹明酰肼类荧光探针,不仅可以弥补单分子探针的某些功能缺陷,而且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灵敏度、更高选择性和可靠性,更加有利于分析检测.本文着重从设计原理、识别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多枝罗丹明探针在Hg2+、Cu2+、Fe3+和Al3+等离子检测中发展趋势,并展望了这类荧光探针在活细胞金属离子光学成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枝罗丹明
,
荧光探针
,
荧光识别
,
检测限
,
细胞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