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研究了多分散性乙丙嵌段共聚物(EP)对PP的增韧作用,发现有非常好的增韧效果.添加15%的EP,PP的冲击强度即可达到298 J/m.用光学显微镜、SEM、DSC和IR对IPP/PEP共混体系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发现,由于EP本身特殊的组成及链结构,使其与PP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散相在基体中的粒径约为0.2 μm~0.4 μm之间;同时还发现EP对PP球晶有插入、分割和细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 雷燕湘.世界PP市场发展特点及增长点分析[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0(02):44-48,52. |
[2] | 钱知勉.塑料性能应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
[3] | 钱钟强 等.[J].中国塑料,1999,13(09):9-19. |
[4] | 郭卫红,唐颂超.聚合物增韧增强机理研究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9(01):13-17. |
[5] | 张玉清,范志强,封麟先.聚丙烯反应器合金化研究[J].塑料工业,2001(01):5-7. |
[6] | 张玉清,范志强,封麟先.聚丙烯催化合金结构表征[J].高分子学报,2000(06):692-695. |
[7] | Mansan J A;Siboshen L H;汤华远.聚合物共混物与复合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
[8] | Jang B.[J].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1985(10):35-39. |
[9] | Creco R .[J].Polymer,1987,28:1929-1934. |
[10] | 吴培熙;张留成.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工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4 |
[11] | 钱德基;许宏华.国内最新塑料牌号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