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采用SEM观察不同纺丝工艺的日本和国产碳纤维的表面及断口形貌,从结构上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异,结果表明,表面缺陷减少,内部致密性提高,轴向微孔尺寸减小都是碳纤维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国产干喷湿纺碳纤维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明显减少,有助于提高纤维拉伸强度.另外,洁净的生产环境及精细加工的设备有利于碳纤维缺陷的减少,使纤维拉伸强度提高的空间变大.

参考文献

[1] 贺福.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张旺玺.PAN基碳纤维[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罗益锋 .[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0,25(01):1-7.
[4] Kobets L P;Deev I S .[J].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57:1571-1580.
[5] 张家杰.国内外碳纤维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技术经济,2005(04):12-15,19.
[6] 董兴广 .聚丙烯腈纤维纺丝成形机理及工艺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
[7] 薛群基.面向2020的化工@冶金与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 李东风,王浩静,贺福,王心葵.T300和T700炭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新型炭材料,2007(01):59-64.
[9] 殷永霞,沃西源.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4(01):51-54.
[10] 王赫,刘亚青,张斌.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07(01):29-32,39.
[11] 贺福,杨永岗,王润娥.用SEM研究PAN基碳纤维的表面缺陷[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2(06):25-29.
[12] 季敏霞 .PAN原丝在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D].山东大学,2008.
[13] Johnson D J .[J].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1987,20(03):286-291.
[14] Bennett S C;Johnson D J;Johnson W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983,18(11):3337-3347.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