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以EET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TiC-Mo-Fe体系金属陶瓷结构模型,分别计算了陶瓷相TiC、环形相(Ti1-xMox)C和金属相Fe的价电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相间界面原子状态的变化和界面结合情况,以及环形相理论晶格常数值.结果表明:环形相的存在能使金属/陶瓷两相原子状态的突变差异形成渐变过渡;计算获得的环形相的晶格常数对Mo的掺入量不敏感,在x取不同值时仅有很小的变化,相对误差不超过1.2%,环形相与TiC间的原子状态差异非常小,二者界面结合良好;环形相与Fe界面结合明显强于TiC与Fe的界面结合,并且当x=0.5时,这种界面结合最强.

参考文献

[1] 徐强,张幸红,曲伟,韩杰才.金属陶瓷的研究进展[J].硬质合金,2002(04):221-225.
[2] 熊惟皓;胡镇华;崔菎 .Ti(C,N)金属陶瓷相界面层微晶结构的形成[J].金属学报,1997,33(05):473.
[3] 郑勇,刘文俊,游敏,袁泉.Cr3C2和VC对Ti(C,N)基金属陶瓷中环形相的价电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4(04):422-428.
[4] 吴一 .天然钛铁矿碳热、铝热原位合成金属基复合陶瓷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5.
[5] 陈寒元 .钛铁矿原位碳热还原合成TiC/Fe复合材料的研究[D].桂林工学院,2002.
[6] 余瑞璜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J].科学通报,1978,23(04):217.
[7] 张瑞林.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 刘志林.合金价电子结构与成分设计[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9] 刘志林;李志林;刘伟东.界面电子结构与界面性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 Yin Yansheng;Wang Wenxiang;Shi Zhongliang .Analysis of 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s(VES) of intermetallic Fe3Al compounds[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1995,39:243.
[11] Pauling L.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and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and crystals[M].New York: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0:212.
[12] 章桥新.TiCx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及其性能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05):5-7.
[13] 庞来学,孙康宁,孙家涛,李明.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价电子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02):64-67.
[14] 范润华,尹衍升,孙家涛,王昕,陈守刚.铁铝化合物/碳化钛复合材料的界面电子结构[J].自然科学进展,2004(03):307-311.
[15] 李志林 .异相界面的电子结构及其性质[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