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电子束熔炼提纯钨过程中典型杂质的脱除,考察了电子束熔炼提纯钨的可行性,对电子束熔炼过程中的除杂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110、130、250 kW功率条件下杂质Fe、Si、Ti的脱除速率控制机制.结果表明:除Mo外,电子束熔炼对基体钨中各种杂质均有不同程度的脱除,其脱除率与饱和蒸气压差存在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并结合电子束熔炼实验,确定了Si、Fe、Ti在110 kW时的传质系数分别为0.21、0.56、0.11×10-4m/s,在130 kW时的传质系数分别为0.83、3.04、1.78×10-4m/s,在250 kW时的传质系数分别为0.36、2.37、1.48×10-4m/s,表明其脱除速率控制机制均为液/气界面中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 赵秦生.国外高纯钨粉和钨材制备[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3(04):56-57. |
[2] | Tamura S;Tokunaga K;Yoshida N;Taniguchi M;Ezato K;Sato K;Suzuki S;Akiba M;Tsunekawa Y;Okumiya M .Damage process of high purity tungsten coatings by hydrogen beam heat loads[J].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Materials Aspects of Fission and Fusion,2005(1/3):1043-1047. |
[3] | 殷为宏,郑汉,张德尧.钨和钨合金的新发展(Ⅱ)--钨合金和高纯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03):2-11. |
[4] | 任永胜,李军,周能冬,张振,张海燕.萃取法脱除黄磷中铁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9(01):12-14. |
[5] | 李洪桂,李波,赵中伟.钨冶金离子交换新工艺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7(01):1-4. |
[6] | 万林生,代亚琦,赵立夫,肖学有,章小兵,李飞.高纯钨酸铵溶液中活性炭深度除钼研究[J].中国钨业,2009(06):20-22. |
[7] | 马立蒲,刘为超.电子束熔炼技术及其应用[J].有色金属加工,2008(06):28-31,36. |
[8] | 刘春东,张东辉,马轶群,李辉.电子束熔炼技术及发展趋势浅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04):67-68,71. |
[9] | 胡忠武,李中奎,张清,张廷杰,张军良,殷涛.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单晶的发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02):367-371.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