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成渣路线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而预直炼法脱磷期与脱碳期任务的不同,对成渣的要求应区别对待.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预直炼法不同时期成渣路线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铁水磷含量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成渣路线,预直炼法脱磷期和脱碳期成渣路线有明显不同.脱磷期铁水中磷含量较高,脱磷的驱动力较大,主要通过改善动力学条件来加快脱磷,宜采用铁质成渣路线.脱碳期铁水温度较高是脱磷的不利条件,因此改善热力学条件来进一步强化脱磷,宜采用钙质成渣路线.
参考文献
[1] | 李远洲;孙亚琴;李晓红 .CaO-MgOsat-FeOn-SiO2渣系与铁液间磷平衡分配比的极大值研究[J].钢铁,1995,30(04):14. |
[2] | 杨文远,郑丛杰,杜昆,陈华,崔健,许春雷,蒋晓放.大型转炉炼钢过程的冶金反应[J].钢铁研究学报,2000(Z1):22-26. |
[3] | 郑沛然.加速炼钢成渣机理的分析[J].四川冶金,1995(02):32. |
[4] | 戴云阁;李文秀;龙腾春.现代转炉炼钢[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
[5] | 吴伟,邹宗树,郭振和,吴德润,赵国光.复吹转炉最佳成渣路线的探讨[J].钢铁研究学报,2004(01):21-24.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