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价值工程原理,以混凝土材料多次循环使用为例,对混凝土强度和物化阶段碳排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混凝土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混凝土物化阶段过程中,混凝土各组分原材料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碳排放所占比例较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大,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就越大;混凝土的多次循环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提高混凝土的价值系数.
参考文献
[1] | 汪振双;赵宁;苏昊林.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山东省水泥行业为例[J].软科学,2015(2):33-36. |
[2] | 汪振双;赵一键;刘景矿.基于BIM和云技术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协同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6(2):88-90. |
[3] | 汪振双;赵一健;周新健;高平;赵宁.基于“BIM&云”环境下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协同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5(11):56-60. |
[4] | 汪振双;王宝民;苏昊林;崔正龙.橡胶颗粒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6):109-112. |
[5] | 汪振双;谭晓倩.钢纤维再生粗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4):1184-1187. |
[6] | 汪振双;赵宁.区域碳足迹动态分析及碳排放等级评估*--以四川省为例[J].科技促进发展,2015(5):682-687. |
[7] | M. Yuttitham;Shabbir H. Gheewala;A. Chidthaisong.Carbon footprint of sugar produced from sugarcane in eastern Thailand[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117/18(17/18):2119-2127. |
[8] | 吴书安;蒋业浩;王欣;王兵.再生混凝土路面砖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J].施工技术,2014(24):32-36. |
[9] | 李小冬;王帅;孔祥勤;张智慧.预拌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J].土木工程学报,2011(1):132-138. |
[10] | 汪振双;周梅.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煤矸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选择[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7):126-132. |
[11] | 汪振双;赵宁.基于群体AHP物元分析模型的水泥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1):48-52.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