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不同碳制氢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比较了相同进料条件下,采用不同过程进行碳制氢时,过程的冷煤气效率以及最终产物组成,并分析了"一步制氢"中温度、压力、不同进料比对最终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制氢适宜的气化温度为923~973 K;增加水蒸气分压力(气化压力随之增加),气体产物的量增加;吸收剂有一最佳的量.
参考文献
[1] | 肖云汉.煤制氢零排放系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01):13-15. |
[2] | Shi Ying Lin.Innov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by Reaction Integrated Novel Gasification Process (HyPrRING)[A].Tokyo,1999 |
[3] | 乔春珍,肖云汉,原鲲.碳氢燃料规模制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C].2003青年氢能论坛论文集,2003:121-124. |
[4] | 闫跃龙,肖云汉,田文栋,王峰.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05):744-746. |
[5] | 尚德敏;陈安斌;王永青 等.燃煤气的闭式STIG循环中气化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OL].中国能源网 |
[6] | Shiying Lin;Michiaki Harada;Yoshizo Suzuki;Hiroyuki Hatano .Comparison of Pyrolysis Products between Coal, Coal/CaO, and Coal/Ca(OH)_2 Materials[J].Energy & Fuels,2003(3):602-607. |
[7] | 胡捷,贺德华.甲烷直接转化及制合成气研究新进展[J].天然气化工,2003(02):46-51.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