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针对本实验中使用的改性双马树脂,采用DSC测试分析了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制度.通过树脂流变性能测试选取了100℃、110℃和120℃作为3个加压时机,研究了加压时机对改性双马树脂单向复合材料层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压温度的降低,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略有提高;不同力学性能对加压时机的敏感程度不同,本实验中相对于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拉伸性能对加压时机的变化更为敏感.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改性双马树脂的工艺特性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绍凯;马绪强;李敏;顾轶卓;张佐光.飞行器结构用复合材料四大核心技术及发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9):76-84.
[2] 何楠;杨加斌;高峰.先进复合材料在军用无人机上的应用动向[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3(2):94-97.
[3] 张立功;张佐光.先进复合材料中主要缺陷分析[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2):42-45,55.
[4] 汪赫男;张佐光;顾轶卓;李敏.环氧复合材料层板热压成型孔隙缺陷影响因素[J].复合材料学报,2007(5):55-60.
[5] 陈超;张娅婷;顾轶卓;张华婷;仵剑;李艳霞;李敏;张佐光.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孔隙缺陷的工艺影响因素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5):51-55.
[6] 王科;顾轶卓;李敏;张佐光;刘卫平;王旭.零吸胶工艺复合材料层板成型质量与预浸料特性关联分析[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1(3):28-33.
[7] 汪源龙;程小全;范舟;高宇剑;陈纲.国产CCF300/双马树脂层合板高温拉伸与压缩性能试验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11(3):180-184.
[8] 惠雪梅;尤丽虹;田建团.新型无溶剂耐高温双马树脂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J].宇航材料工艺,2011(1):54-57.
[9] 耿东兵;曾黎明;黎义;胡兵.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流变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7(1):149-151.
[10] 段跃新;张宗科;梁志勇;林云;赵渠森;孙冬生;谢富元.BMI树脂化学流变模型及RTM 工艺窗口预报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01(3):30-33.
[11] 文友谊;刘立朋;叶宏军;文琼华.BMI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5(5):101-104.
[12] Yizhuo Gu;Min Li;Zuoguang Zhang.Void Formation Model and Measuring Method of Void Formation Condition During Hot Pressing Process[J].Polymer Composites,20109(9):1562-1571.
[13] Min Li;Yanxia Li;Zuoguang Zhang.Pressure Window Analysis for Thin Laminated Composites in Autoclave Process[J].Polymer Composites,20092(2):169-175.
[14] 李敏;张佐光;李艳霞;顾轶卓.复合材料层板热压工艺参数的分析与优化[J].材料工程,2007(z1):106-110.
[15] 邓卫华;冀克俭;张银生;刘元俊;汪信;陆路德;杨绪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J].化学分析计量,2001(2):24-26.
[16] 程雷;王汝敏;王小建;党婧.烯丙基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09(4):58-63.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