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随着汽车向高速化、轻量化、低能耗方向发展,将轻质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除了轻质化、性能可设计外,更具有环保性.本文主要针对具有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车身的汽车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含连接子结构的间接对接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整车非线性刚弹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用所建模型在时域内,对路面和发动机不同激励工况下汽车的振动特性进行仿真模拟,并与传统车身动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提出天然复合材料车身各性能参数的选择原则,为实现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大规模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肖加余,曾竟成,王春奇,梁重云,陈一民,张小静,娄斌武.高性能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研究与开发现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0(02):38-43.
[2] 谢薇;王强华.高性能天然纤维[J].玻璃钢,2008(02):42-44.
[3] 曾竟成,肖加余,梁重云,张长安,张纯禹.黄麻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02):30-33.
[4] 匡伯铭.多方位观察欧美汽车用SMC制件的最新进展[J].纤维复合材料,2007(02):15-16.
[5] 康洪彬.先进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纤维复合材料,1997(02):55-57.
[6] 张宝德,王荣国,谢怀勤.从汽车材料创新展望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J].纤维复合材料,2004(04):43-46.
[7] 史文方.我国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现状与展望[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9(04):49-54.
[8] 王文亮;杜作润.结构振动与动态子结构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354-368.
[9] 王永岩.动态子结构方法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5-128.
[10] 张威,张景海,隗海林,贾洪飞.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发展[J].汽车技术,2003(02):1-4.
[11] 方明霞,冯奇.汽车非线性动力系统振动特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525-1529.
[12] 方明霞,冯奇.固定界面动态子结构方法研究车内噪声问题[J].力学季刊,2005(04):572-579.
[13] 林雪松;周倩;林德新.Matlab 7.0应用集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56-263.
[14] 王积伟;陆一心;吴振顺.现代控制理论与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5-18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