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通过对双桥河流域进行环境调查,采集了底泥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河流底泥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汞的地质累积指数为-1.01 ~2.39,76.92%采样点为Ⅱ级,属于中度污染;铅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07~2.19,3.85%采样点达到Ⅲ级,属中度污染到强污染,65.38%采样点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镉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32~1.55,30.77%采样点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50.00%采样点达到Ⅰ级,属无污染到中度污染;铬、砷基本没有污染;铜、锌地质累积指数平均值为0 ≤Igeo<1,达到Ⅰ级,属于无污染到中度污染;汞、铅的污染较为严重.

参考文献

[1] 唐保荣,李涛.湖泊疏浚污染底泥性质及堆场工程地质评价[J].山西建筑,2006(03):108-109.
[2] 唐文清,刘利,冯泳兰,曾荣英,许金生,张幸.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6):55-59.
[3] 张江华,杨梅忠,徐友宁.某金矿河水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8(06):344-346.
[4] 戴秀丽,孙成.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1(02):71-74.
[5] 李改枝,郭博书,李景峰.黄河水体表层沉积物与重金属交换吸附作用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1(05):264-266.
[6] 郁亚娟,黄宏,王晓栋,刘笛,王连生.淮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和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3(06):26-28.
[7] 周根娣,吴静波.运河(杭州段)底泥污染物含量分布调查[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01):36-39.
[8] 贾振邦,赵智杰,杨小毛,刘家宝,陈志远.洋涌河、茅洲河和东宝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J].环境化学,2001(03):212-219.
[9] 张江华,赵阿宁,陈华清,徐友宁,何芳.小秦岭金矿区西峪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地质通报,2008(08):1286-1291.
[10] 徐友宁,张江华.陕西潼关金矿区太峪河底泥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污染评价[J].地质通报,2008(08):1263-1271.
[11] 胡斌,周晴,段昌群,张汉波.昆明市盘龙江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166-172.
[12] 易秀,谷晓静,侯燕卿,刘秀花,谢娟.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评价[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03):288-29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