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料,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Al2O3和Y2O3作为复合烧结助剂,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出碳化硅多孔蜂窝陶瓷.探究了复合助剂Al2O3/Y2O3的加入量对蜂窝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碳化硅陶瓷物相、微观形貌以及孔隙率、线收缩率、体积密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2O3/Y2O3复合助剂的加入量增大和烧结温度的提高,陶瓷液相量增多;在钇铝石榴石(YAG)的共晶点1760 ℃附近,更易于析出结晶形成YAG相.烧结温度升高,陶瓷收缩率增大;体积密度和抗压强随烧结温度变化规律接近;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在175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 g/cm3和14.09 MPa.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新型蜂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 周松青,肖汉宁.碳化硅陶瓷摩擦化学磨损机理及磨损图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05):641-644.
[3] 李缨,黄凤萍,梁振海.碳化硅陶瓷的性能与应用[J].陶瓷,2007(05):36-41.
[4] 朱林 .多孔碳化硅蜂窝陶瓷的制备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 韩非,陈宇红,马建军.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CMC)对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影响[J].广州化工,2011(05):72-73,90.
[6] 郭晓明,闫永杰,陈健,黄政仁,刘学建.挤出成型碳化硅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J].无机材料学报,2009(06):1155-1158.
[7] 曹世璞.泥料的塑性[J].砖瓦世界,2008(10):54-56.
[8] A.L. Ortiz;O. Borrero-Lopez;M.Z. Quadir .A route for the pressureless liquid-phase sintering of SiC with low additive content for improved sliding-wear resistance[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12(4):965-973.
[9] 杨晓,黄政仁,刘学建.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的表面裂纹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4(07):841-845.
[10] 赵宏生,刘中国,杨阳,刘小雪,张凯红,李自强.基于包混和复合添加工艺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和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011(06):1329-1334.
[11] 于宏林,李涵,徐鸿照.碳化硅陶瓷固相烧结的烧结机理及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14(3):19-23.
[12] 王静,张玉军,龚红宇.无压烧结碳化硅研究进展[J].陶瓷,2008(04):17-19,50.
[13] 景亚妮,邓湘云,李建保,白成英,蒋文凯,李誉,刘张敏.SiC/莫来石复相多孔陶瓷气孔率和强度的影响因素[J].硅酸盐通报,2013(10):1979-1983.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