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大颗粒易分离的粉末二氧化钛催化剂,运用TG-DTA、XRD、SEM等方法表征它的物质性质,并以典型的偶氮染料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焙烧温度以及使用次数等对大颗粒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将自制的大颗粒TiO2催化剂与P25和工业钛白粉进行了对比催化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粒径为17nm,TiO2颗粒的粒径分布于1~10μm之间.自制大颗粒TiO2催化剂催化活性优于P25和工业钛白粉,容易分离回收,而且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张彭义;余刚;蒋展鹏 .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其改性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7,5(03):1-10.
[2] 杨家宽;朱新锋;肖波.磁性悬浮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A].北京:238-239.
[3] 石可瑜,陈百顺,杨克莲,何尚锦,刘晓东,杜宗杰,张保龙.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的合成与表征[J].催化学报,2002(04):301-304.
[4] 王怡中,符雁,汤鸿霄.二氧化钛悬浆体系太阳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01):63-67.
[5] 王自亮 .关于应用"沉降原理"测定粒径几个问题的探讨[J].粉体技术,1996,2(03):41-44.
[6] 井立强,徐自力,孙晓君,尚静,蔡伟民,杜尧国,傅宏刚.ZnO和TiO2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失活与再生[J].催化学报,2003(03):175-180.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