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针对冷连轧高速轧制过程中的划痕问题,充分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对划痕缺陷的微观与宏观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跟踪与实验室观察的基础上,首次阐明了带钢表面划痕的发生机制,提出轧辊与轧件之间打滑和轧辊表面铁粉富集是引发划痕的必要条件,修正了划痕综合判断指标,并从应急治理、轧制规程优化、工艺润滑制度优化、轧辊表面铁粉富集的预防等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划痕综合防治措施,并将其应用到某1 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生产实践,划痕缺陷发生率从平均0.061%降低到0.018%、轧制速度从平均1 232 m/min提高到平均1261 m/min,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格君,孙钧,白振华.1220冷连轧机划痕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冶金设备,2007(03):23-26.
[2] 徐俊,邱格君,白振华,等.冷连轧机高速轧制过程中划痕问题的研究[J].上海金属,2005(2):34.,2005.
[3] 李光辉.涟钢冷连轧带钢表面划痕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上海金属,2007(05):171-176.
[4] 郭晓波,钟莉莉,刘跃华.冷轧板常见表面缺陷特征及成因分析[J].鞍钢技术,2011(06):37-42.
[5] 彭其春,赵金涛,田俊,等 .武钢冷轧板表面“黑线”缺陷分析[J].中国冶金,2007,20(1):22.,2007.
[6] 白振华.冷连轧高速生产过程核心工艺数学模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009.
[7] 白振华,连家创,王骏飞.冷连轧机以预防打滑为目标的压下规程优化研究[J].钢铁,2003(10):35-38.
[8] 白振华,王骏飞.冷连轧机的打滑判断条件及打滑防治措施[J].上海金属,2004(04):27-29.
[9] 罗伯茨 W L.冷轧带钢生产[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1985.
[10] 孙建林.轧制工艺润滑原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2004.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