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单轴、双轴和三轴徐变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徐变与弹性变形一样具有空间特性,但根据单轴徐变试验得到的徐变系数、徐变泊松比以及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的双轴、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计算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空间徐变,介绍了应力组合对有效徐变泊松比的影响和基于有效徐变泊松比的空间徐变计算方法.另外,根据应力张量的弹性力学意义,引入了球应力徐变系数(ψ)m和偏应力徐变系数(ψ) d,提出了基于这两个徐变系数的空间徐变计算统一表达式,可计算混凝土在单轴、双轴和三轴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空间徐变.

参考文献

[1] 黄国兴;惠荣炎;王秀军.混凝土徐变与收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 Brooks J J .Accuracy of estimating long-term-strains in concrete[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1984,36(128):108.
[3] 赵启林,陈立,翟可为,杨洪,宋建国.复杂状态下桥用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试验[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459-465.
[4] 高政国,黄达海,赵国藩.混凝土结构徐变应力分析的全量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1(04):10-14.
[5] 杨杨,许四法,叶德艳,王章夫.早龄期高强混凝土拉伸徐变特性[J].硅酸盐学报,2009(07):1124-1129.
[6] 孙海林,叶列平,丁建彤,郭玉顺.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收缩和徐变试验[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765-767,780.
[7] 林南薰.混凝土非线性徐变理论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1983(01):14.
[8] 王德法,张浩博.轴拉荷载下混凝土徐变性能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03):95-98.
[9] Neville A M.Creep of plain and structural concrete[M].London and New York:Construction Press,1983
[10] 柯敏勇,刘海祥,陈松.桥用高强混凝土双轴徐变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06):116-122.
[11] 高虎,刘光廷,陈凤岐.混凝土双轴压缩徐变实验初步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110-113.
[12] 惠荣炎.混凝土三轴徐变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93(07):75.
[13] 郭磊,陈守开.混凝土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徐变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06):18-20.
[14] 牛艳伟,石雪飞,阮欣.混凝土结构三维徐变的有限元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475-480.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