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对微合金化控轧控冷钢筋的纵向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成分试验钢纵向“条带”组织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偏析元素(P、Si、Mn等)在轧制过程中沿轧制方向呈条状分布,是20MnSi、20MnSiV钢产生带状组织的原因.铌及其碳氮化物的溶质拖曳和“钉扎”作用,使20MnSiNb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轧制温度提高到1050℃,在冷却过程中,先共析铁素体在形变奥氏体晶界和内部变形带均匀析出,随后沿形变奥氏体晶界(在先共析铁素体与奥氏体的界面上)生成珠光体带,最后在形变奥氏体晶粒内部形成贝氏体条.研究条件下优势形核点的排序为:形变奥氏体晶界和形变奥氏体晶内变形带、偏析元素和夹杂、再结晶奥氏体晶界.

参考文献

[1] Klaus V;Guimarues R C .Effect of Niobium Works Steels and Application[J].微合金化技术,2002,2(02):49.
[2] 戢景文;车韵怡;刘爱生 等.钢铁中稀土合金化的内耗研究及其理论[J].中国稀土学报,1996,14(04):350.
[3] 苏世怀;孙维;汪开忠.铌微合金化技术在H型钢生产中的应用[J].微合金化技术,2011(01):53.
[4] 小指军夫;李伏桃;陈岿.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改善钢材材质的轧制技术发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5] 王国栋.新一代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与创新的热轧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7):913-922.
[6] 王有铭;李曼云;韦光.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7] 陈伟,施哲,赵宇,庾郁梅.铌微合金化和控冷工艺开发HRB500抗震钢筋[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07):77-82.
[8] 蒋艳菊.超快速冷却HRB500Ⅳ螺纹钢筋的生产[C].2007年中国钢铁年会,2007
[9] 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0] 李文卿;王连伟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对16Mn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J].物理测试,1990,8(04):23.
[11] 雍歧龙;马鸣图.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12] 齐俊杰;黄运华;张跃.微合金化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13] 翁宇庆;柳得橹;傅杰.超细晶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14] Tamura I;Sekire H;Tancaka T.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HSLA[M].London:Butterworth and Co,1988
[15] 储凯;许斌;李先民.机械工程材料[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16] 周乐育,刘雅政,方圆,张海旺,宋仁伯.Nb对C-Si-Mn-Cr双相钢相变规律、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钢铁,2008(07):76-80.
[17] 朱兴元;刘忆.金属学与热处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