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SP生产线的轧制特点,结合Sims和Bland-Ford-Hill应力状态系数模型的结构形式,建立了优化的应力状态系数模型,并用其计算轧制力,结果表明,计算误差大大减小,平均相对误差为6.32%,较Sims和Bland-Ford-Hill应力状态系数模型均下降了50%以上,该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报武钢CSP生产线各机架的应力状态系数,对于实际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 邹家祥.轧钢机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
[2] | 孟令启,王海龙,马金亮,徐如松.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金属应力状态系数模型[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01):1-5. |
[3] | 孟令启,马金亮,王海龙,徐如松.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厚板轧机应力状态系数模型[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03):127-130. |
[4] | 任勇;程晓茹.轧制过程数学模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
[5] | 胡贤磊,王昭东,矫志杰,刘相华,王国栋.中厚板轧机两侧刚度差异对辊缝设定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03(03):14-16,38. |
[6] | 葛懋琦;程晓茹;陈贻宏 等.高韧性热轧管线用钢轧制压力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1997,9(04):18. |
[7] | 孙一康.带钢热连轧的模型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
[8] | 王廷溥;齐克敏.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
[9] | 赵志业.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M].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
[10] | 刘相华;胡贤磊.轧制参数计算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