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出产生结疤缺陷的原因并为生产工艺改进提供指导,对CSP热轧成品表面结疤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F1道次轧制坯和成品进行低倍组织观察、金相观察等分析时发现,表面结疤缺陷与原铸坯中产生的细小孔洞和铸坯内部裂纹有关,近表面气孔在轧制前或轧制过程中暴露时,随着轧制的进行,气孔就在成品板表面表现出舌头状或指甲状的结疤缺陷.未暴露的气孔或内部裂纹在成品中被压合或沿轧制方向呈线状缺陷.
参考文献
[1] | 殷瑞钰.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进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C].2009年薄板坯连铸连轧国际研讨会(TSCR 2009)论文集,2009:1-10. |
[2] | 王中丙,谢利群,柴毅忠.CSP生产的热轧薄板边裂的影响因素与控制[J].钢铁,2002(09):31-34. |
[3] | 段承轶,党昕伟,杨峰.包钢薄板坯表面纵裂的研究[C].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第四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189-194. |
[4] | 王义芳.CSP薄板坯表面纵裂的影响因素[J].钢铁,2006(07):25-28. |
[5] | 彭凯,刘雅政,谢彬,周乐育,崔娟.热轧板结疤缺陷成因分析[J].钢铁,2007(03):44-46. |
[6] | 杨治争,李光强,刘占增,张晟,周有预.SS400热轧板结疤缺陷的成因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609-612,617.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